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青雘的解释

青雘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张平子中的「其宝利珍怪,则金彩玉璞,随珠夜光;铜锡铅锴,赭垩流黄;绿碧紫英,青雘丹粟;太一余粮,中黄珏玉。松子神陂,赤灵解角。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篇,“青雘”解释为青雘(huò),赤石脂之类。古代以之为好颜料。丹粟:红色细沙。 原文 »

〔2〕出自《山海经》第一卷 南山经-南山一经中的「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篇,“青雘”解释为青雘(huò),青色的可做颜料的矿物。 原文 »

〔3〕出自《山海经》第一卷 南山经-南次二经中的「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门豖(内外)]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篇,“青雘”解释为青雘(huò),可做青色颜料的矿物。 原文 »

〔4〕出自《山海经》第一卷 南山经-南次三经中的「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有木焉,其状如榖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其名曰白?,可以血玉。」篇,“青雘”解释为青雘(huò),青色的可做颜料的矿物。 原文 »

〔5〕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八经中的「又东北百五十里,曰骄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松、柏,多桃枝、钩端。神[单{虫虫}(上下)]围处之,其状如人面,羊角虎爪,恒游于雎、漳之渊,出入有光。」篇,“青雘”解释为青雘(huò),青色的可做颜料的矿物。 原文 »

〔6〕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八经中的「又东北二百里,曰宜诸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洈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漳,其中多白玉。」篇,“青雘”解释为青雘(huò),青色的可做颜料的矿物。 原文 »

〔7〕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八经中的「又东百五十里,曰岐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珉,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樗。神涉[单{虫虫}(上下)]处之,其状人身而方面,三足。」篇,“青雘”解释为青雘(huò),青色的可做颜料的矿物。 原文 »

〔8〕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八经中的「又东北一百里,曰美山,其兽多兕、牛,多闾、麈,多豕、鹿,其上多金,其下多青雘」篇,“青雘”解释为青雘(huò),青色的可做颜料的矿物。 原文 »

〔9〕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八经中的「又东五十里,曰师每之山,其阳多砥砺,其阴多青雘。其木多柏,多檀,多柘;其草多竹。」篇,“青雘”解释为青雘(huò),青色的可做颜料的矿物。 原文 »

〔10〕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九经中的「又东北三百里,曰隅阳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梓、桑,其草多茈。徐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篇,“青雘”解释为青雘(huò),青色的可做颜料的矿物。 原文 »

〔11〕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十经中的「又西二十里,曰又原之山,其阳多青雘,其阴多铁,其鸟多鸜鹆。」篇,“青雘”解释为青雘(huò),青色的可做颜料的矿物。 原文 »

〔12〕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十一经中的「又东六十里,曰瑶碧之山,其木多梓、枏,其阴多青雘,其阳多白金。有鸟焉,其状如雉,恒食蜚,名曰鸩。」篇,“青雘”解释为青雘(huò),青色的可做颜料的矿物。 原文 »

〔13〕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十一经中的「又东南三十五里,曰即谷之山,多美玉,多玄豹,多闾、麈,多羚、?。其阳多珉,其阴多青雘」篇,“青雘”解释为青雘(huò),青色的可做颜料的矿物。 原文 »

〔14〕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十一经中的「又东四十里,曰婴山,其下多青雘,其上多金、玉。」篇,“青雘”解释为青雘(huò),青色的可做颜料的矿物。 原文 »

〔15〕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十一经中的「又东三十里,曰鲵山。鲵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中多美垩。其上多金,其下多青雘」篇,“青雘”解释为青雘(huò),青色的可做颜料的矿物。 原文 »

〔16〕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十一经中的「又东四十五里,曰衡山,其上多青雘,多桑,其鸟多鸜鹆。」篇,“青雘”解释为青雘(huò),青色的可做颜料的矿物。 原文 »

下一词汇: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