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清浊的解释

清浊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情-宋玉中的「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烂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还会。徙靡澹淡,随波暗蔼。东西施翼,猗狔丰沛。绿叶紫裹,丹茎白蒂,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盘岸 岏,裖陈硙硙。磐石险峻,倾崎崖 。岩岖参差,从横相追。陬互横忤,背穴偃跖。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若砥柱,在巫山下。」篇,“清浊”解释为风吹树枝发出的清脆与低沉的响声。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方伎传中的「杜夔字公良,河南人也。以知音为雅乐郎。中平年,疾,去官。州、郡、司徒礼辟,以世乱奔荆州。荆州牧刘表令与孟曜为汉主合雅乐。乐备,表欲庭观之。夔谏曰:“今将军号(不)为天子合乐,而庭作之,无乃不可乎!”表纳其言而止。后表子琮降太祖。太祖以夔为军谋祭酒,参太乐事;因令创制雅乐。夔善钟律,聪思过人;丝竹音,靡所不能,惟歌舞非所长。时,散郎邓静、尹齐善咏雅乐,歌师尹胡能歌宗庙郊祀之曲,舞师冯肃、服养晓知先代诸舞。夔总统研精:远考诸经,近采故事;教习讲肄,备作乐器。绍复先代古乐,皆自夔始也。黄初中,为太乐令、协律都尉。汉铸钟工柴玉,巧有意思,形器之中,多所造作,亦为时贵人见知。夔令玉铸铜钟,其声韵清浊多不如法;数毁改作。玉甚厌之;谓夔清浊任意,颇拒捍夔。夔、玉更相白于太祖,太祖取所铸钟,杂错更试,然知夔为精而玉之妄也;于是罪玉及诸子,皆为养马士。文帝爱待玉,又尝令夔与左(愿) 等于宾客之中吹笙鼓琴,夔有难色;由是帝意不悦。后因他事系夔,使(愿) 等就学;夔自谓所习者雅,仕宦有本,意犹不满。遂黜免以卒。弟子河南邵登、张泰、桑馥,各至太乐丞;下邳陈颃,司律中郎将。自左延年等虽妙于音,咸善郑声;其好古存正,莫及夔。」篇,“清浊”解释为指声音的清亮与浑厚。 原文 »

〔3〕出自《梦溪笔谈》乐律一中的「古之善歌者有语」篇,“清浊”解释为音乐的清音和浊音。 原文 »

下一词汇:清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