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蛩蛩的解释

蛩蛩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畋猎中-司马长卿中的「“于是乎周览泛观,缜纷轧芴,芒芒恍忽。视之无端,察之无涯。日出东沼,入乎西陂。其南则隆冬生长,涌水跃波。其兽则?旄貘犛,沉牛麈麋,赤首圜题,穷奇象犀。其北则盛夏含冻裂地,涉冰揭河。其兽则麒麟角端, 橐驼,蛩蛩 , 驴骡。」篇,“蛩蛩”解释为蛩蛩(qióng),兽名。[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3488号"]/pic/texts/x0cox-xcoo.png[/img](tuó xí):一种野马。 原文 »

〔2〕出自《山海经》第八卷 海外北经中的「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马匋(左右)][马余(左右)]。有兽焉,其名曰驳,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篇,“蛩蛩”解释为蛩(qiónɡ)蛩,传说的中兽名。 原文 »

〔3〕出自《楚辞》九叹中的「离世」篇,“蛩蛩”解释为蛩蛩(qióng),忧虑重重。 原文 »

下一词汇: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