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弃市的解释

弃市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三国志》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中的「鲍勋字叔业,泰山东平阳人也。汉司隶校尉鲍宣世孙;宣后嗣有从上党徙泰山者,遂家焉。勋父信,灵帝时为骑都尉,大将军何进遣东募兵;后为济北相,协规太祖,身以遇害。语在《董卓传》、《武帝纪》。建安年,太祖追录信功,表封勋兄邵,新都亭侯;辟勋,丞相掾。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徙黄门侍郎。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祖时在谯;太子留邺,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篇,“弃市”解释为在市场上被杀死。当时的死刑有三种。最重是砍头示众,称枭首;其次是腰斩;最下是弃市。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的「刘琰字威硕,鲁国人也。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厚亲待之。遂随从周旋,常为宾客。先主定益州,以琰为固陵太守。后主立,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为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迁车骑将军,然不豫国政;但领兵千余,随丞相亮讽议而已。车服饮食,号为侈靡;侍婢数,皆能为声乐,又悉教诵读《鲁灵光殿赋》。建兴年,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琰与亮笺谢曰:“琰禀性空虚,本薄操行,加有酒荒之病;自先帝以来,纷纭之论,殆将倾覆。颇蒙明公本其心在国,原其身中秽垢;扶持全济,致其禄位,以至今日。间者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使得全完,保育性命。虽必克己责躬,改过投死,以誓神灵;无所用命,则靡寄颜。”于是亮遣琰还成都,官位如故。琰失志慌惚。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与后主有私;呼卒百挝胡,至于以履搏面,而后弃遣。胡具以告言琰,琰坐下狱。有司议曰:“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琰竟弃市。自是,大臣妻、母朝庆遂绝。」篇,“弃市”解释为死刑中的一种。杀死后把尸体放在市场上示众。 原文 »

〔3〕出自《西京杂记》卷二中的「画工弃市」篇,“弃市”解释为汉代死刑。先秦至汉初称“磔刑”,即斩首后悬首暴尸示众,汉景帝时改为弃市,因在闹市中行刑,并抛尸示众,故称。《汉书·景帝纪》曰“改磔曰弃市”,颜师古注曰:“应劭曰:‘先此诸死刑皆磔于市,今改曰弃市,自非妖逆不复磔也。’师古曰:‘磔谓张其尸也。弃市,杀之于市也。谓之弃市者,取刑人于市,与众弃之也。’”《礼记·王制》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原文 »

下一词汇: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