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宇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京都上-班孟坚中的「“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树中天之华阙,丰冠山之朱堂。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列棼橑以布翼,荷栋桴而高骧。雕玉瑱以居楹,裁金璧以饰珰。发五色之渥彩,光 朗以景彰。于是左墄右平,重轩三阶,闺房周通,门闼洞开。列钟虡于中庭,立金人于端闱。仍增崖而衡阈,临峻路而启扉。徇以离宫别寝,承以崇台闲馆,焕若列宿,紫宫是环。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玉堂,白虎麒麟,区宇若兹,不可殚论。增盘崔嵬,登降炤烂,殊形诡制,每各异观。乘茵步辇,惟所息宴。」篇,“区宇”解释为:此指京畿名胜。 原文 »
〔2〕出自《文选》杂拟上-谢灵运中的「百川赴巨海,众星环北辰。」篇,“区宇”解释为:疆土境域。涤荡:洗荡,清除。指扫平群雄,统一北方。 原文 »
〔3〕出自《文选》论三-陆士衡中的「是以忠臣竞尽其谟,志士咸得肆力,洪规远略,固不厌夫区区者也。故百官苟合,庶务未遑。初都建业,群臣请备礼秩,天子辞而不许,曰:“天下其谓朕何?”宫室舆服,盖慊如也。爰及中叶,天人之分既定,百度之缺粗修,虽 化懿纲,未齿乎上代,抑其体国经邦之具,亦足以为政矣。地方几万里,带甲将百万,其野沃,其兵练,其器利,其财丰;东负沧海,西阻险塞,长江制其区宇,峻山带其封域,国家之利未巨有弘于兹者矣。借使中才守之道,善人御之有术,敦率遗典,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篇,“区宇”解释为:境域。 原文 »
〔4〕出自《文选》论四-刘孝标中的「夫虎啸风驰,龙兴云属,故重华立而元、凯升,辛受生而飞廉进。然则天下善人少,恶人多; 主众,明君寡。而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接翼。是使浑敦、梼杌,踵武于云台之上;仲容、庭坚,耕耘于岩石之下。横谓废兴在我,无系于天,其蔽五也。彼戎狄者,人面兽心,宴安鸩毒,以诛杀为道德,以蒸报为仁义。虽大风立于青丘,凿齿奋于华野,比于狼戾,曾何足喻。自金行不竞,天地板荡,左带沸唇,乘间电发。遂覆瀍、洛,倾五都。居先王之桑梓,窃名号于中县。与三皇竞其萌黎,五帝角其区宇。种落繁炽,充仞神州。呜呼!福善祸淫,徒虚言耳。岂非否泰相倾,盈缩递运,而汩之以人?其蔽六也。」篇,“区宇”解释为:疆土。 原文 »
〔5〕出自《文选》铭-陆佐公中的「于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人识廉隅,家知礼让。教臻侍子,化洽期门。区宇乂安,方面静息。役休务简,岁阜民和。历代规谟,前王典故,莫不芟夷翦截,允执厥中。以为象阙之制,其来已远。《春秋》设旧章之教,经《礼》垂布宪之文,《戴记》显游观之言,周史书树阙之梦。北荒明月,西极流精。海岳黄金,河庭紫贝。苍龙玄武之制,铜雀铁凤之工。或以听穷省冤,或以布化悬法,或以表正王居,或以光崇帝里。晋氏浸弱,宋历威夷。礼经旧典,寂寥无记。鸿规盛烈,湮没罕称。乃假天阙于牛头,托远图于博望。有欺耳目,无补宪章。乃命审曲之官,选明中之士。陈圭置臬,瞻星揆地。兴复表门,草创华阙。」篇,“区宇”解释为:疆土境域。乂安:太平无事。 原文 »
〔6〕出自《三国志》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中的「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时谷籴悬乏,玄罢谢诸生。琰既受遣,而寇盗充斥,西道不通。于是周旋青、徐、兖、豫之郊,东下寿春,南望江、湖。自去家,年乃归,以琴书自娱。大将军袁绍闻而辟之。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惨怛之爱,追文王之仁。”绍以为骑都尉。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及绍卒,子交争,争欲得琰。琰称疾固辞,由是获罪,幽于囹圄;赖阴夔、陈琳营救,得免。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万众,故为大州也!”琰对曰:“今天下分崩,州幅裂;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太祖改容谢之。于时宾客皆伏,失色。」篇,“区宇”解释为:疆域。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