鸲鹆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幼学琼林》卷四-鸟兽中的「百鸟鹞称悍,众禽鹤独胎。提壶提壶,定是村中有酒;脱袴脱袴,必然身上无寒。百舌五更头,学尽众禽之语;鹓雏九霄外,顿空诸鸟之群。瓮中鸲鹆巧于人,江上白鸥闲似我。莺呼金衣公子,鹝号锦带功曹。鹘入鸦群,雄威岂敌;鸭去鸡队,气类不侔。彪着羊,彪雄而羊败;罴敌犬,罴寡而犬强。猿献玉环,孙恪自峡山失妇;鹿随丹毂,郑弘从汉室封公。蛩蛩之皮,有可辟除疠瘴; 之尾,殊堪却退烟岚。李愬设谋平蔡,借声于鸭队鹅群;卢公觅句迁官,得力于猫儿狗子。长乐宫中有鹿,衔残妃子榻前花;午桥庄外多羊,点缀小儿坡上草。羊舌氏虽为佳话,马头娘未是美谈。辕门传号令,李将军椎飨士之牛;邑士起讴歌,时令尹留去官之犊。」篇,“鸲鹆”解释为:即“八哥”。 原文 »
〔2〕出自《淮南子》第一卷 原道训中的「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短绻不绔,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因之也。雁门之北狄不谷食;贱长贵壮,俗尚气力;人不弛弓,马不解勒,便之也。故禹之裸国,解衣而入,衣带而出,因之也。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故橘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鸲鹆不过济,貈度汶而死。形性不可易,势居不可移也。」篇,“鸲鹆”解释为:鸟名,即八哥。 原文 »
〔3〕出自《楚辞》九思中的「疾世」篇,“鸲鹆”解释为:鸲鹆(qú yù),一种小鸟的名字,又称为八哥。聒(guō):声音吵闹,令人厌烦。 原文 »
下一词汇:蘧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