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鬼谷子》谋篇中的「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万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篇,“三才”解释为:指仁人、勇士、智者三种人才。 原文 »
〔2〕出自《文选》符命-班孟坚中的「矧夫赫赫圣汉,巍巍唐基,溯测其源,乃先孕虞育夏,甄殷陶周,然后宣二祖之重光,袭四宗之缉熙。神灵日照,光披六幽,仁风翔乎海表,威灵行乎鬼区。匿亡回而不泯,微胡琐而不颐,故夫显定三才昭登之绩,匪尧不兴;铺闻遗策在下之训,匪汉不弘厥道。至于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外运浑元,内沾豪芒,性类循理,品物咸亨,其已久矣。」篇,“三才”解释为:天、地、人。昭登之绩:刘良注:“昭,明。登,成。绩,功也。言明定三才明成其功,非尧不能兴也。”蔡邕注:“明登天之功。” 原文 »
〔3〕出自《文选》碑文下-王简棲中的「盖闻挹朝夕之池者,无以测其浅深,仰苍苍之色者,不足知其远近。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灭者哉!是以掩室摩竭,用启息言之津;杜口毗邪,以通得意之路。然语彝伦者,必求宗于九畴;谈阴阳者,亦研几于六位。是故三才既辨,识妙物之功;万象已陈,悟太极之致。言之不可以已,其在兹乎?然爻系所筌,穷于此域,则称谓所绝,形乎彼岸矣!彼岸者,引之于有,则高谢四流,推之于无,则俯弘六度。名言不得其性相,随迎不见其终始,不可以学地知,不可以意生及,其涅槃之蕴也。」篇,“三才”解释为:天、地、人。辨:分。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吴范刘惇赵达传中的「黄武年,夏,黄龙现夏口;于是权称尊号,因瑞改元。又作黄龙大牙,常在中军;诸军进退,视其所向。命综作赋曰:乾坤肇立,才是生。狼、弧垂象,实惟兵精。圣人观法,是效是营;始作器械,爰求厥成。黄、农创代,拓定皇基;上顺天心,下息民灾。高辛诛共,舜征有苗;启有甘师,汤有鸣条;周之牧野,汉之垓下:靡不由兵,克定厥绪。明明大吴,实天生德;神武是经,惟皇之极。乃自在昔,黄、虞是祖;越历代,继世在下。应期受命,发迹南土;将恢大繇,革我区夏。乃律天时,制为神军;取象太,将门。疾则如电,迟则如云;进止有度,约而不烦。灵既布,黄龙处中;周制日月,实曰太常。杰然特立,军所望。仙人在上,鉴观方;神实使之,为国休祥。军欲转向,黄龙先移;金鼓不鸣,寂然变施。暗谟若神,可谓秘奇。在昔周室,赤乌衔书;今也大吴,黄龙吐符。合契河、洛,动与道俱;天赞人和,佥曰惟休!蜀闻权践阼,遣使重申前好。综为盟文,文义甚美,语在权传。」篇,“三才”解释为:指天、地、人。 原文 »
〔5〕出自《女孝经》书《女孝经》中的「首以开宗明义,谓一孝彻于三灵,揭大端也。次之后妃,知关睢之乐窈窕。次之夫人,知专直之保宗庙。次之邦君妻,知礼法之守祭祀。次之庶人妻,知蚕织之为义利。示大概也。曰事舅姑,爱敬推自父母,妇职也。曰三才,承干犹之一天,妻道也。曰孝治,雍睦洽于上下,广仁也。曰贤明,闻见比于媵妾,廓智也。曰纪德行,则备五而除三,而天夫之义益彰。曰五刑,则禁妒而寡欲,而逮众之惠益溥。曰广要道、曰守信、曰广扬名,则异接而咸宜,居贞而守一,行成而誉著。谏诤,匡恶也。胎教,善鞠也。母仪,式谷也。终之举恶,昭大戒也。」篇,“三才”解释为:天、地、人。 原文 »
〔6〕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中的「莫轻视此身,三才在此六尺;莫轻视此生,千古在此一日。」篇,“三才”解释为:指天、地、人。六尺:指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七左右,此处指代身躯。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