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辰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碑文下-沈休文中的「公讳缅,字景业,南兰陵人也。稷契身佐唐虞,有大功于天地,商武姬文,所以膺图受箓。萧曹扶翼汉祖,灭秦项以宁乱,魏氏乘时于前,皇齐握符于后。灵源与积石争流,神基与极天比峻。祖宣皇帝,雄才盛烈,名盖当时。考景皇帝,含道居贞,卷怀前代。公含辰象之秀德,体河岳之上灵,气蕴风云,身负日月,立行可模,置言成范,英华外发,清明内昭。天经地义之德,因心必尽;简久远大之方,率由斯至。挹其源者,游泳而莫测;怀其道者,日用而不知。昭昭若三辰之丽于天,滔滔犹四渎之纪于地。六幽允洽,一德无爽。万物仰之而弥高,千里不言而斯应。若夫弹冠出仕之日,登庸莅事之年,军麾命服之序,监督方部之数,斯固国史之所详,今可得略也。」篇,“三辰”解释为:日、月、星。丽:附丽。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文帝纪中的「年春正月,初令“谋反大逆乃得相告;其余,皆勿听治。敢妄相告,以其罪罪之”。月,行自许昌还洛阳宫。夏月,立太学;制经课试之法,置《春秋穀梁》博士。月,有司以公卿朝朔望日。因奏疑事;听断大政,论辩得失。秋月,行东巡,幸许昌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幸寿春。扬州界将吏士民,犯岁刑以下,皆原除之。月,遂至广陵。赦青、徐州,改易诸将守。冬月,乙卯,太白昼现。行还许昌宫。月,庚寅,以冀州饥,遣使者开仓廪赈之。戊申晦,日有食之。月,诏曰:“先王制礼,所以昭孝事祖:大则郊社,其次宗庙,辰、行,名山、水川。非此族也,不在祀典。叔世衰乱,崇信巫史;至乃宫殿之内,户牖之间,无不沃酹。甚矣其惑也!自今,其敢设非(祀)礼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于令典。”是岁,穿天渊池。」篇,“三辰”解释为:日月星。五行:本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这里指在明堂祭祀的五方天帝。因为古代以东、南、中、西、北五方加青、赤、黄、白、黑五色与上述五行相配。 原文 »
〔3〕出自《古文观止》《左传》中的「臧哀伯谏纳郜鼎」篇,“三辰”解释为:指日、月、星。旂(qí)旗:有铃铛的旗子。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