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上帝的解释

上帝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京都上-班孟坚中的「於昭明堂!明堂孔阳。圣皇宗祀,穆穆煌煌。上帝宴飨,五位时序。谁其配之?世祖光武。普天率土,各以其职。猗欤缉熙,允怀多福。」篇,“上帝”解释为天帝太一。宴飨:神灵享用祭品。飨,通“享”。 原文 »

〔2〕出自《文选》骚下-宋玉中的「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命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篇,“上帝”解释为是掌管楚国的人,指楚王。 原文 »

〔3〕出自《文选》文-王元长中的「聚人曰财,次政曰货,泉流表其不匮,贸迁通其有亡。既龟、贝积寝,缗 专用,世代滋多,销漏参倍,下贫无兼辰之业,中产阙洊岁之资。惟瘼恤隐,无舍矜叹。上帝溥临,赐朕休宝,命邛斜之谷,开而出铜。且有后命,事兹镕范,充都内之金,绍圆府之职。但赤侧深巧学之患,榆荚难轻重之权。开塞所宜,悉心以对。」篇,“上帝”解释为上天。溥(pǔ):广。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明帝纪中的「太和元年春正月,郊祀武皇帝,以配天;宗祀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分江夏南部,置江夏南部都尉。西平麹英反,杀临羌令、西都长。遣将军郝昭、鹿磐,讨斩之。月,辛未,帝耕于籍田。辛巳,立文昭皇后寝庙于邺。丁亥,朝日于东郊。夏月,乙亥,行铢钱。甲申,初营宗庙。秋月,己丑,夕月于西郊。冬月,丙寅,治兵于东郊。焉耆王遣子入侍。月,立皇后毛氏。赐天下男子爵,人级;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赐谷。月,封后父毛嘉为列侯。新城太守孟达反,诏骠骑将军司马宣王讨之。」篇,“上帝”解释为指在明堂祭祀的五方天帝。 原文 »

〔5〕出自《礼记》缁衣中的「子曰:“有国者章善瘅恶,以示民厚,则民情不贰。《诗》云:‘靖共尔位,好是正直。’”子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臣仪行,不重辞,不援其所不及,不烦其所不知,则君不劳矣。《诗》云:‘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小雅》曰:‘匪其止共,惟王之邛。’子曰:“政之不行也,教之不成也,爵禄不足劝也,刑罚不足耻也。故上不可以亵刑而轻爵。《康诰》曰:‘敬明乃罚。’《甫刑》曰:‘播刑之不迪。’”」篇,“上帝”解释为指君王。 原文 »

下一词汇: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