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牢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九经中的「凡岷山之首,自女几山至于贾超之山,凡十六山,三千五百里。其神状皆马身而龙首。其祠:毛用一雄鸡瘗,糈用稌。文山、勾、风雨、之山,是皆冢也。其祠之:羞酒,少牢具,婴毛一吉玉。熊山,席也。其祠:羞酒,太牢具,婴毛一璧。干儛,用兵以禳;祈,璆冕舞。」篇,“少牢”解释为:古代祭祀用羊和猪做祭品,称少牢。 原文 »
〔2〕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十经中的「凡首阳山之首,自首山至于丙山,凡九山,二百六十七里。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其祠之:毛用一雄鸡瘗,糈用五种之糈。堵山,冢也,其祠之:少牢具,羞酒祠,婴毛一璧瘗。騩山,帝也,其祠:羞酒,太牢具;合巫、祝二人儛,婴一璧。」篇,“少牢”解释为:古代祭祀用羊和猪作为祭品称少牢。 原文 »
〔3〕出自《山海经》第五卷 中山经-中次十二经中的「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于荣余之山,凡十五山,二千八百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毛用一雄鸡、一牝豚刏,糈用稌。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皆冢也,其祠:皆肆瘗,祈用酒,毛用少牢,婴用一吉玉。洞庭、荣余山,神也,其祠:皆肆瘗,祈酒,太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采惠之。」篇,“少牢”解释为:古代祭祀用羊和猪做祭品称少牢。 原文 »
〔4〕出自《礼记》王制中的「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庙之祭,有田则祭,无田则荐。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祭天地之牛,角茧栗;宗庙之牛,角握;宾客之牛,角尺。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庶羞不踰牲,燕衣不踰祭服,寝不踰庙。」篇,“少牢”解释为:有羊、豕二牲叫少牢。 原文 »
下一词汇: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