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中的「评曰:《史》、《汉》著朝鲜、两越;东京撰录西羌。魏世匈奴遂衰,更有乌丸、鲜卑;爰及东夷,使译时通:记述随事,岂常也哉!」篇,“《史》”解释为:指《史记》。《汉》:指《汉书》。著:记录。《史记》有《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汉书》有《南粤传》、《闽粤传》、《朝鲜传》,“粤”同“越”,闽粤即东越。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霍王向张杨费传中的「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也。治《公羊春秋》,博涉《史》、《汉》。汝南许文休入蜀,谓裔“干理敏捷,是中夏钟元常之伦”也。刘璋时,举孝廉,为鱼复长。还州署从事,领帐下司马。张飞自荆州由垫江入,璋授裔兵,拒张飞于德阳陌下;军败,还成都。为璋奉使诣先主,先主许以“礼其君而安其人”也;裔还,城门乃开。先主以裔为巴郡太守。还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先是,益州郡杀太守正昂;耆率雍闿恩信著于南土,使命周旋,远通孙权。乃以裔为益州太守,径往至郡。闿遂趦趄不宾,假鬼教曰:“张府君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粗;不足杀,令缚与吴。”于是遂送裔于权。会先主薨,诸葛亮遣邓芝使吴;亮令芝:言次可从权请裔。裔自至吴数年,流徙伏匿;权未之知也,故许芝遣裔。裔临发,权乃引见,问裔曰:“蜀卓氏寡女,亡奔司马相如,贵土风俗何以乃尔乎?”裔对曰:“愚以为卓氏之寡女,犹贤于买臣之妻。”权又谓裔曰:“君还,必用事西朝,终不作田父于闾里也;将何以报我?”裔对曰:“裔负罪而归,将委命有司。若蒙徼幸得全首领:以前,父母之年也;自此以后,大王之赐也。”权言笑欢悦,有器裔之色。裔出< ,深悔不能佯愚;即便就船,倍道兼行。权果追之,裔已入永安界数里,追者不能及。既至蜀,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又领益州治中从事。亮出驻汉中,裔以射声校尉领留府长史。常称曰:“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其明年,北诣亮咨事,送者数百,车乘盈路。裔还书与所亲曰:“近者涉道,昼夜接宾,不得宁息。人自敬丞相长史;男子张君嗣附之,疲倦欲死!”其谈嘲流速,皆此类也。少与犍为杨恭友善。恭早死,遗孤未数岁;裔迎留,与分屋而居,事恭母如母。恭之子息长大,为之娶妇;买田宅产业,使立门户。抚恤故旧,赈赡衰宗,行义甚至。加辅汉将军,领长史如故。建兴年卒。子毣嗣,历郡守、监军。毣弟郁,太子中庶子。」篇,“《史》”解释为:即《史记》。《汉》:即《汉书》。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黄李吕马王张传中的「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也。本养外家何氏,后复姓王。随杜濩、朴胡诣洛阳,假校尉;从曹公征汉中。因降先主,拜牙门将,裨将军。建兴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年,亮卒于武功,军退还;魏延作乱,战而败:平之功也。迁后典军、安汉将军,副车骑将军吴壹住汉中;又领汉中太守。年,进封安汉侯,代壹督汉中。延熙元年,大将军蒋琬住沔阳;平更为前护军,署琬府事。年,琬还住涪,拜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汉中。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余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万;诸将大惊,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平曰:“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惟护军刘敏与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如平本策。是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名迹。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戏谑;从朝至夕,端坐彻日,?无武将之体。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年卒,子训嗣。初,平同郡汉昌句扶,忠勇宽厚,数有战功;功名爵位亚平,官至左将军,封宕渠侯。」篇,“《史》”解释为:即《史记》。《汉》:即《汉书》。纪:即本纪。以皇帝为单位的编年大事记录。传:即列传。人物的生平事迹记录。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