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十年的解释

十年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宋词三百首》词人-苏轼中的「江城子」篇,“十年”解释为指其结发妻王弗去世已十年。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武帝纪中的「年春正月,攻谭,破之。斩谭,诛其妻子,冀州平。下令曰:“其与袁氏同恶者,与之更始。”令民不得复私仇,禁厚葬;皆之于法。是月,袁熙大将焦触、张南等叛,攻熙、尚;熙、尚奔郡乌丸。触等举其县降,封为列侯。初讨谭时,民亡椎冰,令不得降。顷之,亡民有诣门首者。公谓曰:“听汝则违令,杀汝则诛首。归深自藏,无为吏所获!”民垂泣而去,后竟捕得。」篇,“十年”解释为建安十年(公元 205)。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诸夏侯曹传中的「年正月,车驾朝高平陵。爽兄弟皆从。宣王部勒兵马,先据武库。遂出屯洛水浮桥,奏爽曰:“臣昔从辽东还,先帝诏陛下、秦王及臣升御床,把臣臂,深以后事为念。臣言:‘祖亦属臣,以后事为念,此自陛下所见;无所忧苦,万有不如意,臣当以死奉明诏!’黄门令董箕等,才人侍疾者,皆所闻知。今大将军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破坏诸营,尽据禁兵;群官要职,皆置所亲;殿中宿卫,历世旧人皆复斥出,欲置新人以树私计;根据盘互,纵恣日甚。外既如此,又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看察至尊,候伺神器;离间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但为寄坐,岂得久安?此非先帝诏陛下及臣升御床之本意也!臣虽朽迈,敢忘往言?昔赵高极意,秦氏以灭;吕、霍早断,汉祚永世。此乃陛下之大鉴,臣受命之时也!太尉臣济、尚书令臣孚等,皆以‘爽为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永宁宫。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以侯就第;不得逗留,以稽车驾;敢有稽留,便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屯洛水浮桥,伺察非常。”爽得宣王奏事,不通;迫窘不知所为。」篇,“十年”解释为正始十年(公元 249)。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蒋琬费祎姜维传中的「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延熙元年,随大将军蒋琬住汉中。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年,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是岁,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胡王治无戴等举部落降,维将还安处之。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篇,“十年”解释为延熙十年(公元 247)。 原文 »

〔5〕出自《三国志》吴主传中的「建安年,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勋破,进讨黄祖于沙羡。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年,权母吴氏薨。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会稽),程普讨乐安;太史慈领海昏,韩当、周泰、吕蒙等,为剧县令、长。年,权弟丹杨太守翊,为左右所害;以从兄瑜,代翊。年,权使贺齐讨上饶,分为建平县。年,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篇,“十年”解释为建安十年(公元 205)。 原文 »

〔6〕出自《三国志》吴主传中的「年春月,丞相陆逊卒。夏,雷霆犯宫门柱;又击南津大桥楹。茶陵县洪水溢出,流漂居民百余家。秋月,将军马茂等图逆,夷族。月,大赦。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万人,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云阳西城;通会市,作邸阁。年春月,车骑将军朱然征魏柤中,斩获千余。夏月,武昌言甘露降。秋月,以骠骑步骘为丞相,车骑朱然为左大司马,卫将军全琮为右大司马,镇南吕岱为上大将军,威北将军诸葛恪为大将军。年春正月,右大司马全琮卒。月,权适南宫。月,改作太初宫,诸将及州郡皆义作。夏月,丞相步骘卒。冬月,赦死罪。」篇,“十年”解释为赤乌十年(公元 247)。 原文 »

〔7〕出自《三国志》张顾诸葛步传中的「赤乌年,代陆逊为丞相。犹诲育门生,手不释书,被服居处有如儒生;然门内妻妾服饰奢绮,颇以此见讥。在西陵年,邻敌敬其威信。性宽弘得众,喜怒不形于声色;而外内肃然。()年卒。子协嗣,统骘所领,加抚军将军。协卒,子玑嗣侯。协弟阐,继业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凤凰元年,召为绕帐督。阐累世在西陵,猝被征命,自以失职,又惧有谗祸;于是据城降晋,遣玑弟璿诣洛阳为任。晋以阐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司,加侍中,假节,领交州牧,封宜都公;玑监江陵诸军事,左将军,加散骑常侍,领(庐陵)庐江太守,改封江陵侯;璿给事中,宣威将军,封都乡侯。命车骑将军羊祜、荆州刺史杨肇,往赴救阐。孙皓使陆抗西行,祜等遁退。抗陷城,斩阐等。步氏泯灭,惟璿绍祀。」篇,“十年”解释为赤乌十年(公元 247 )。 原文 »

〔8〕出自《三国志》贺全吕周钟离传中的「候官既平,而建安、汉兴、南平复乱。齐进兵建安,立都尉府。是岁年也。郡发属县千兵,各使本县长将之,皆受齐节度。贼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人,率各万户,连屯汉兴。吴千户,别屯大潭;邹临千户,别屯盖竹(大潭):同出余汗。军讨汉兴,经余汗。齐以为贼众兵少,深入无继,恐为所断;令(杨松)松阳长丁蕃留备余汗。蕃本与齐邻城,耻见部伍,辞不肯留。齐乃斩蕃,于是军中震栗,无不用命。遂分兵留备,进讨明等,连大破之。临阵斩明,其免、当、进、御皆降。转击盖竹,军向大潭,()将又降。凡讨治斩首千级,名帅尽擒;复立县邑,料出兵万人。拜为平东校尉。年,转讨上饶,分以为建平县。年,迁威武中郎将。讨丹阳黟、歙。时武强、叶乡、东阳、丰浦乡,先降,齐表言以叶乡为始新县。而歙贼帅金奇万户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黟帅陈仆、祖山等万户屯林历山。林历山面壁立,高数丈,径路危狭,不容(刀)方盾;贼临高下石,不可得攻。军住经日,将吏患之。齐身出周行,观视形便。阴募轻捷士,为作铁(戈)弋;密于隐险贼所不备处,以(戈)弋拓(堑)山为缘道;道成,夜令潜上,乃多悬布以援下人,得上百(数)余人;面流布,俱鸣鼓角,齐勒兵待之。贼夜闻鼓声合,谓大军悉已得上,惊惧惑乱,不知所为;守路备险者,皆走还依众。大军因是得上,大破仆等;其余皆降,凡斩首千。齐复表分歙为新定、黎阳、休阳,并黟、歙,凡县。权遂割为新都郡,齐为太守;立府于始新,加偏将军。」篇,“十年”解释为建安十年(公元 205)。 原文 »

下一词汇: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