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庶子的解释

庶子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墨子》尚贤(上)中的「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篇,“庶子”解释为此指诸侯之同族与卿大夫之子。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中的「邢颙,字子昂,河间鄚人也。举孝廉,司徒辟,皆不就。易姓字,适右北平,从田畴游。积年,而太祖定冀州;颙谓畴曰:“黄巾起来余年,海内鼎沸,百姓流离。今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则平:请以身先。”遂装还乡里。田畴曰:“邢颙,民之先觉也。”乃见太祖,求为乡导,以克柳城。太祖辟颙为冀州从事,时人称之曰:“德行堂堂邢子昂。”除广宗长。以故将丧弃官,有司举正。太祖曰:“颙笃于旧君,有致之节。勿问也。”更辟司空掾。除行唐令,劝民农桑,风化大行。入为丞相门下督。迁左冯翊。病,去官。是时,太祖诸子,高选官属,令曰:“侯家吏,宜得渊深法度如邢颙辈。”遂以为平原侯植家丞。颙防闲以礼,无所屈挠,由是不合。庶子刘桢书谏植曰:“家丞邢颙,北土之彦;少秉高节,玄静澹泊,言少理多:真雅士也。桢诚不足同贯斯人,并列左右。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为上招谤,其罪不小,以此反侧。”后参丞相军事。转东曹掾。初,太子未定;而临淄侯植有宠,丁仪等并赞翼其美。太祖问颙,颙对曰:“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愿殿下深重察之!”太祖识其意,后遂以为太子少傅。迁太傅。文帝践阼,为侍中、尚书仆射,赐爵关内侯。出为司隶校尉。徙太常。黄初年薨。子友嗣。」篇,“庶子”解释为官名。是曹植的文学侍从。刘桢(?—公元 217):传附本书卷二十一《王粲传》。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王卫二刘傅传中的「玚、桢各被太祖辟为丞相掾、属。玚转为平原侯庶子,后为官将文学。桢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咸著文赋数篇。瑀以年卒。幹、琳、玚、桢年卒。文帝书与元城令吴质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时俱逝。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著《中论》余篇,辞义典雅,足传于后。德琏常斐然有述作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幹有逸气,但未遒耳。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也。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也。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时之俊也。”自颍川邯郸淳、繁钦,陈留路粹,沛国丁仪、丁廙,弘农杨修,河内荀纬等,亦有文采;而不在此()人之例。」篇,“庶子”解释为官名。东汉制度,食邑千户以上的侯爵,设有家丞、庶子各一人,负责侍从左右并管理家事。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的「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追谥羽曰壮缪侯。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篇,“庶子”解释为小妾生的儿子。续封:继承关羽传下来的封爵。 原文 »

〔5〕出自《三国志》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中的「李譔字钦仲,梓潼涪人也。父仁,字德贤;与同县尹默俱游荆州,从司马徽、宋忠等学。譔具传其业,又从默讲论义理,经、诸子,无不该览;加博好技艺,算术、卜数,医药、弓弩、机械之巧,皆致思焉。始,为州书佐,尚书令史。延熙元年,后主立太子,以譔为庶子。迁为仆(射)。转中散大夫、右中郎将,犹侍太于。太子爱其多知,甚悦之。然体轻脱,好戏啁,故世不能重也。著古文《易》、《尚书》、《毛诗》、《礼》、《左氏传》,《太玄指归》:皆依准贾、马,异于郑玄;与王氏殊隔,初不见其所述,而意归多同。景耀中卒。时又有汉中陈术,字申伯;亦博学多闻,著《释问》篇、《益部耆旧传》及《志》,位历郡太守。」篇,“庶子”解释为官名。即太子庶子。太子的侍卫官员。 原文 »

〔6〕出自《三国志》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中的「陈武字子烈,庐江松滋人。孙策在寿春,武往修谒。时年,长尺寸;因从渡江,征讨有功,拜别部司马。策破刘勋,多得庐江人;料其精锐,乃以武为督:所向无前。及权统事,转督校。仁厚好施,乡里远方客多依托之。尤为权所亲爱,数至其家。累有功劳,进位偏将军。建安年,从击合肥,奋命战死。权哀之,自临其葬。子脩,有武风。年,权召见奖厉,拜别部司马,授兵百人。时诸新兵多有逃叛,而脩抚循得意,不失人。权奇之,拜为校尉。建安末,追录功臣后,封脩都亭侯;为解烦督。黄龙元年卒。弟表,字文奥。武庶子也。少知名,与诸葛恪、顾谭、张休等并侍东宫,皆共亲友。尚书暨艳亦与表善。后艳遇罪,时人咸自营护,信厚言薄;表独不然,士以此重之。(徙)从太子中庶子,(拜)转翼正都尉。兄脩亡后,表母不肯事脩母。表谓其母曰:“兄不幸早亡,表统家事,当奉嫡母。母若能为表屈情,承顺嫡母者,是至愿也;若母不能,直当出别居耳。”表于大义公正如此。由是母,感悟雍穆。表以父死敌场,求用为将,领兵百人。表欲得战士之力,倾意接待;士皆爱附,乐为用命。时有盗官物者,疑无难士施明。明素壮悍,收考极毒,惟死无辞。廷尉以闻,权以表能得健儿之心,诏以明付表,使自以意求其情实。表便破械沐浴,易其衣服;厚设酒食,欢以诱之。明乃首服,具列支党。表以状闻,权奇之;欲全其名,特为赦明,诛戮其党。迁表为无难右部督,封都亭侯,以继旧爵。表皆陈让,乞以传脩子延:权不许。嘉禾年,诸葛恪领丹杨太守,讨平山越;以表领新(安)都都尉,与恪参势。初,表所受赐复人得百家,在会稽新安县。表简视其人,皆堪好兵;乃上疏陈让,乞以还官,充足精锐。诏曰:“先将军有功于国,国家以此报之:卿何得辞焉?”表乃称曰:“今除国贼,报父之仇,以人为本。空枉此劲锐,以为僮仆:非表志也。皆辄料取以充部伍。”所在以闻,权甚嘉之。下郡县,料正户羸民以补其处。表在官年,广开降纳,得兵万余人。事捷当出,会鄱阳民吴遽等为乱,攻没城郭,属县摇动。表便越界赴讨,遽以破败,遂降。陆逊拜表偏将军,进封都乡侯,北屯章阬。年卒。家财尽于养士,死之日,妻子露立。太子登,为起屋宅。子敖年,拜别部司马,授兵百人。敖卒。脩子延复为司马,代敖。延弟永,将军,封侯。始施明感表,自变行为善;遂成健将,致位将军。」篇,“庶子”解释为小妾所生的儿子。 原文 »

〔7〕出自《周礼》秋官 司寇-象胥中的「凡作事,王之大事诸侯,次事卿,次事大夫,次事上士,下事庶子」篇,“庶子”解释为谓尚未授爵命而任官职的公卿大夫之子。 原文 »

〔8〕出自《仪礼》士冠礼中的「庶子,则冠于房外,南面,遂醮焉。」篇,“庶子”解释为妾所生子。 原文 »

〔9〕出自《仪礼》燕礼中的「主人洗,升自西阶,献庶子于阼阶上,如献士之礼。辩,降洗,遂献左右正与内小臣,皆于阼阶上,如献庶子之礼。」篇,“庶子”解释为是诸侯世子的属官,其职主要掌教公卿大夫士之嫡子。 原文 »

〔10〕出自《仪礼》大射中的「奏《肆夏》。宾升自西阶。主人从之,宾右北面至再拜。宾答再拜。主人降洗,洗南西北面。宾降阶西,东面。主人辞降,宾对。主人北面盥,坐取觚洗。宾少进辞洗。主人坐,奠觚于篚,兴对。宾反位。主人卒洗,宾揖升。主人升。宾拜洗。主人宾右奠觚答拜,降盥。宾降。主人辞降,宾对。卒盥,宾揖升。主人升,坐取觚。执幂者举幂。主人酌膳。执幂者盖幂。酌者加勺,又反之。筵前献宾。宾西阶上拜,受爵于筵前,反位。主人宾右拜送爵。宰胥荐脯醢。宾升筵。庶子设折俎。宾坐,左执觚,右祭脯醢,奠爵于荐右,兴取肺,坐绝祭,哜之,兴加于俎,坐捝手,执爵,遂祭酒,兴席末坐,啐酒,降席坐,奠爵,拜告旨,执爵兴。主人答拜。乐阕。宾西阶上北面坐,卒爵,兴,坐,奠爵拜,执爵兴。主人答拜。」篇,“庶子”解释为是司马的属官,其职负责在有祭典时,按礼仪的要求从鼎中取牲载之于俎。 原文 »

〔11〕出自《仪礼》丧服中的「叔父之下殇。嫡孙之下殇。昆弟之下殇。大夫庶子为嫡昆弟之下殇。为姑、姊妹、女子子之下殇。」篇,“庶子”解释为谓君之庶子。 原文 »

〔12〕出自《仪礼》丧服中的「从祖祖父母、从祖父母。报。」篇,“庶子”解释为此指君的庶女。 原文 »

〔13〕出自《容斋随笔》丧服中的「沐浴佩玉」篇,“庶子”解释为嫡子以外的众子或妾所生之子。 原文 »

〔14〕出自《周礼》秋官 司寇-叙官中的「朝大夫,每国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庶子八人,徒二十人。」篇,“庶子”解释为公卿贵族子弟在官当差而尚未授爵命者。孙诒让曰:“盖都家贵族之子弟未命而在官者。” 原文 »

下一词汇: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