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淮南子》第三卷 天文训中的「何谓五官?东方为田,南方为司马,西方为理,北方为司空,中央为都。」篇,“司空”解释为:主土。 原文 »
〔2〕出自《淮南子》第五卷 时则训中的「正月官司空,其树杨。仲春之月,招摇指卯,昏弧中,旦建星中。其位东方,其日甲乙,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夹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羶。其祀户,祭先脾。始雨水,桃李始华,苍庚鸣,鹰化为鸠。天子衣青衣,乘苍龙,服苍玉,建青旗,食麦与羊,服八风水,暴萁燧火。东宫御女青色,衣青采,鼓琴瑟。其兵矛,其畜羊,朝于青陽太庙。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笞掠,止狱讼,养幼小,存孤独,以通句萌。择元日令民社。」篇,“司空”解释为:掌管工程的官。 原文 »
〔3〕出自《世说新语》方正 第五中的「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及魏武作司空,总朝政,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文帝兄弟每造其门,皆独拜床下。其见礼如此。」篇,“司空”解释为:官名,掌管水土之事,参议国事,是三公之一。曹操于建安元年(196)任司空。 原文 »
〔4〕出自《世说新语》轻诋 第二十六中的「王右军少时甚涩讷。在大将军许,王、庾二公后来,右军便起欲去。大将军留之,曰:“尔家司空、元规,复可所难!”」篇,“司空”解释为:指王导。 原文 »
〔5〕出自《文选》书下-陈孔璋中的「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 狡锋协,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蹙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而操遂承资跋扈,肆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篇,“司空”解释为:官名。为三公之一,参议国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元年(196),冬十月,“天子拜公(曹操)司空,行车骑将军”。 原文 »
〔6〕出自《文选》碑文上-王仲宝中的「天厌宋德,水运告谢。嗣王荒怠于天位,强臣凭陵于荆楚。废昏继统之功,龛乱宁民之德,公实仰赞宏规,参闻神筭。虽无受脤出车之庸,亦有甘寝秉羽之绩。乃作司空,山川攸序。兼授卫军,戎政辑睦。」篇,“司空”解释为:官名。掌管国家的土木营建和水利工程等,东汉时为三公之一。《礼记·王制》:“司空执度,度地、居民,山川沮泽。” 原文 »
〔7〕出自《三国志》武帝纪中的「天子之东也,奉自梁欲要之,不及。冬月,公征奉。奉南奔袁术;遂攻其梁屯,拔之。于是以袁绍为太尉。绍耻班在公下,不肯受。公乃固辞,以大将军让绍;天子拜公司空,行车骑将军。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吕布袭刘备,取下邳,备来奔。程昱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篇,“司空”解释为:官名。三公之一。主管土木建筑和水利工程。 原文 »
〔8〕出自《三国志》诸夏侯曹传中的「仁弟纯。初以议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从围南皮,袁谭出战;士卒多死,太祖欲缓之。纯曰:“今千里蹈敌,进不能克,退必丧威;且悬师深入,难以持久。彼胜而骄,我败而惧;以惧敌骄,必可克也!”太祖善其言,遂急攻之;谭败,纯麾下骑斩谭首。及北征郡,纯部骑获单于蹋顿。以前后功封高陵亭侯,邑百户。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女、辎重,收其散卒。进降江陵,从还谯。建安年薨。文帝即位,追谥曰威侯。子演嗣,官至领军将军。正元中,进封平乐乡侯。演薨,子亮嗣。」篇,“司空”解释为:当时任司空的人是曹操。 原文 »
〔9〕出自《三国志》王卫二刘傅传中的「傅嘏字兰石,北地泥阳人。傅介子之后也。伯父巽,黄初中为侍中、尚书。嘏弱冠知名,司空陈群辟为掾。时散骑常侍刘劭作《考课法》,事下府。嘏难劭论曰:盖闻帝制宏深,圣道奥远;苟非其才,则道不虚行;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暨乎王略亏颓,而旷载罔缀;微言既没,籍泯玷。何则?道弘致远而众才莫晞也。案劭《考课》论,虽欲寻前代黜陟之文,然其制度略已阙亡。礼之存者,惟有周典:外建侯伯,藩屏服;内立列司,管齐职;土有恒贡,官有定则;百揆均任,民殊业。故考绩可理而黜陟易通也。大魏继百王之末,承秦、汉之烈,制度之流,靡所修采。自建安以来,至于青龙;神武拨乱,肇基皇祚;扫除凶逆,芟夷遗寇;旌旗卷舒,日不暇给。及经邦治戎,权法并用;百官群司,军国通任;随时之宜,以应政机。以古施今,事杂义殊,难得而通也。所以然者,制宜经远,或不切近;法应时务,不足垂后。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立本也;循名考实,纠励成规,所以治末也。本纲未举而造制(未呈)末程,国略不崇而考课是先;惧不足以料贤愚之分,精幽明之理也。昔先王之择才,必本行于州闾,讲道于庠序;行具而谓之贤,道修则谓之能。乡老献贤能于王,王拜受之:举其贤者,“出使长之”;科其能者,“入使治之”。此先王收才之义也。方今州之民,爰及京城,未有乡之举;其选才之职,专任吏部。按品、状,则实才未必当;任(薄)簿伐,则德行未为叙。如此则殿最之课,未尽人才。述综王度,敷赞国式;体深义广,难得而详也。」篇,“司空”解释为:官名。曹魏三公之一。负责兴修大型土木建筑和水利工程,祭祀时清洁乐器,帝后入葬后封土建陵。陈群(?—公元 236 ):传见本书卷二十二。 原文 »
〔10〕出自《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中的「(中平)()年,遣司空张温行车骑将军,西讨章等。温表请坚与参军事,屯长安。温以诏书召卓,卓良久乃诣温。温责让卓,卓应对不顺。坚时在坐,前,耳语谓温曰:“卓不怖罪而鸱张大语;宜以召不时至,陈军法斩之。”温曰:“卓素著威名于陇蜀之间,今日杀之,西行无依。”坚曰:“明公亲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赖于卓!观卓所言,不假明公,轻上无礼。罪也。章、遂跋扈经年,当以时进讨;而卓云未可,沮军疑众。罪也。卓受任无功,应召稽留,而轩昂自高。罪也。古之名将,仗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扬干。今明公垂意于卓,不即加诛;亏损威刑,于是在矣!”温不忍发举,乃曰:“君且还,卓将疑人。”坚因起出。章、遂闻大兵向至,党众离散,皆乞降。军还,议者以军未临敌,不断功赏;然闻坚数卓罪,劝温斩之,无不叹息。拜坚议郎。时长沙贼区星自称将军,众万余人,攻围城邑;乃以坚为长沙太守。到郡,亲率将士,施设方略;旬月之间,克破星等。周朝、郭石,亦帅徒众起于零、桂,与星相应;遂越境寻讨,郡肃然。汉朝录前后功,封坚乌程侯。」篇,“司空”解释为:官名。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作为名义上的辅政大臣,称为三公。司空主管土木建筑和水利工程。张温(?—公元 191):字伯慎。南阳郡穰县(今河南邓州市)人。官至太尉。曾密谋诛董卓,未及行动而被董卓杀死。事附《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传》。行:代理。当时品级高的官员代理品级低的职务特别称为行。反之则称为守。 原文 »
〔11〕出自《三国志》虞陆张骆陆吾朱传中的「翻出为富春长。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史;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又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其祸福,与神合契:可谓探赜穷通者也。”会稽东部都尉张纮又与融书曰:“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雕摩益光,不足以损。”」篇,“司空”解释为:官名。三公之一。主管土木建筑和水利工程。 原文 »
〔12〕出自《古文观止》《国语》中的「单子知陈必亡」篇,“司空”解释为: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涂:通“途”。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