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天道的解释

天道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论语》公冶长篇中的「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篇,“天道”解释为天命。《论语 》中孔子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子关于天道的言论。 原文 »

〔2〕出自《文选》游览-鲍明远中的「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琁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舆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抽琴命操,为《芜城之歌》。歌曰:“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篇,“天道”解释为世事变化的规律。 原文 »

〔3〕出自《文选》哀伤-江文通中的「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篇,“天道”解释为古人认为天道是支配人类命运的天神意志。《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宁:岂,难道。 原文 »

〔4〕出自《文选》乐府下-陆士衡中的「天道夷且简,人道崄而难。」篇,“天道”解释为自然界的规律。夷:平坦。简:简易,单纯。 原文 »

〔5〕出自《文选》乐府下-陆士衡中的「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篇,“天道”解释为自然运行的规律。信:诚然。崇替:灭亡。崇,终。替,废。 原文 »

〔6〕出自《文选》乐府下-陆士衡中的「营丘负海曲,沃野爽且平。」篇,“天道”解释为自然运行的法则。迭代:更迭。 原文 »

〔7〕出自《文选》乐府下-陆士衡中的「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篇,“天道”解释为指年往时来、日月运行的客观变化。良:诚然。 原文 »

〔8〕出自《文选》乐府下-陆士衡中的「江蓠生幽渚,微芳不足宣。」篇,“天道”解释为自然运行的法则。迁易:迁移,变易。 原文 »

〔9〕出自《文选》书下-陈孔璋中的「天道助顺,人道助信。事上之谓义,亲亲之谓仁。盛孝章,君也,而权诛之;孙辅,兄也,而权杀之。贼义残仁,莫斯为甚。乃神灵之逋罪,下民所同仇。辜仇之人,谓之凶贼,是故伊挚去夏,不为伤德,飞廉死纣,不可谓贤。何者?去就之道,各有宜也。丞相深惟江东旧德名臣,多在载籍。近魏叔英秀出高峙,著名海内;虞文绣砥砺清节,耽学好古;周泰明当世隽彦,德行修明。皆宜膺受多福,保乂子孙。而周、盛门户,无辜被戮,遗类流离,湮没林莽,言之可为怆然!闻魏周荣、虞仲翔,各绍堂构,能负析薪;及吴诸顾、陆旧族长者,世有高位,当报汉德,显祖扬名;及诸将校,孙权婚亲,皆我国家良宝利器,而并见驱迮,雨绝于天。有斧无柯,何以自济?相随颠没,不亦哀乎!」篇,“天道”解释为自然的规律。古人认为天道是支配人类命运的天神意志。 原文 »

〔10〕出自《文选》论三-李萧远中的「曰:凡人之所以奔竞于富贵,何为者哉?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必须势乎?则王莽、董贤之为三公,不如杨雄、仲舒之阒其门也。必须富乎?则齐景之千驷,不如颜回、原宪之约其身也。其为实乎?则执勺而饮河者,不过满腹,弃室而洒雨者,不过濡身,过此以往,弗能受也。其为名乎?则善恶书于史册,毁誉流于千载,赏罚悬于天道,吉凶灼乎鬼神,固可畏也。将以娱耳目乐心意乎?譬命驾而游五都之市,则天下之货毕陈矣;褰裳而涉汶阳之丘,则天下之稼如云矣;椎 而守敖庾、海陵之仓,则山坻之积在前矣;扱衽而登钟山、蓝田之上,则夜光、玙璠之珍可观矣。夫如是也,为物甚众,为己甚寡;不爱其身,而啬其神;风惊尘起,散而不止;六疾待其前,五刑随其后;利害生其左,攻夺出其右;而自以为见身名之亲疏、分荣辱之客主哉!」篇,“天道”解释为指支配人类命运的天神意志。《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 原文 »

〔11〕出自《文选》碑文下-沈休文中的「爰始濯缨,清猷浚发,升降文陛,逶迤魏阙。惠露沾吴,仁风扇越,涉夏逾汉,政成期月。用简必从,日新为盛,在上哀矜,临下庄敬。草木不夭,昆虫得性,我有芳兰,民胥攸咏。群夷蠢蠢,岩别嶂分,倾山尽落,其从如云。挈妻荷子,负戴成群,回首请吏,曾何足云。昔闻天道,仁罔不遂,彼苍如何,兴山止篑!四牡方驰,六龙顿辔,斯民曷仰,邦国殄瘁。齐殒晏平,行哭致礼;赵徂昌国,列邦挥涕。况我君斯,皇之介弟,哀感徒庶,恸兴云陛。阶毁留攒,川泛归轴,竞羞野奠,争攀去毂。遵渚号追,临波望哭,无绝终古,惟兰与菊。涂由帝渚,朱轩靡驾,东首茔园,即宫长夜。逝川无待,黄金难化,钟石徒刊,芳猷永谢。」篇,“天道”解释为自然之道。 原文 »

〔12〕出自《楚辞》七谏中的「自悲」篇,“天道”解释为长生之道。 原文 »

下一词汇: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