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司马的解释

司马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淮南子》第三卷 天文训中的「何谓五官?东方为田,南方为司马,西方为理,北方为司空,中央为都。」篇,“司马”解释为主兵。 原文 »

〔2〕出自《淮南子》第五卷 时则训中的「十月官司马,其树檀。仲冬之月,招摇指子,昏壁中,旦轸中。其位北方,其日壬癸,其虫介,其音羽,律中黄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腐,其把井,祭先肾。冰益壮,地始拆,鳱鴠不鸣,虎始交。天子衣黑衣,乘铁骊,服玄玉,建玄旗,食黍与彘,服八风水,爨松燧火。北宫御女黑色,衣黑采,击磐石,其兵铩。其畜彘。朝于玄堂太庙。命有司曰:土事无作,无发室居及起大众,是谓发天地之藏,诸蛰则死,民必疾疫,有随以丧。急捕盗贼,诛婬泆诈伪之人。命曰畅月。命奄尹申宫令,审门闾,谨房室,必重闭,省妇事。乃命大酋,秫稻必齐,麴蘖必时,湛熺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无有差忒。天子乃命有司把四海大川名泽。是月也,农有不收藏积聚,牛马畜兽有放失者,取之不诘,山林薮泽有能取疏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导之。其有相侵夺,罪之不赦。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欲静,去声色,禁嗜欲,宁身体,安形性。是月也,荔挺出,苔始生,丘螾结,麋角解,水泉动,则伐树木,取竹箭。罢官之无事、器之无用者。涂阙庭门闾,筑囹圄,所以助天地之闭。仲冬行夏令,则其国乃旱,氛雾冥冥,雷乃发声;行秋令,则其时雨水,瓜瓠不成,国有大兵;行春令,则虫螟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疾病。」篇,“司马”解释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官。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武帝纪中的「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范、东阿县固守。太祖乃引军还。布到,攻鄄城不能下,西屯濮阳。太祖曰:“布旦得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遂进军攻之。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阵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未至营止,诸将未与太祖相见,皆怖。太祖乃自力劳军,令军中促为攻具。进,复攻之,与布相守百余日。蝗虫起,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各引去。」篇,“司马”解释为官名。汉代领兵的将军,其下属有司马一人,主管军务处理。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满田牵郭传中的「文帝初,北狄强盛,侵扰边塞。乃使豫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儁,并护鲜卑。自高柳以东,涉貊以西,鲜卑数部;比能、弥加、素利割地统御,各有分界。乃共要誓:皆不得以马与中国市。豫以戎狄为,非中国之利;乃先搆离之,使自为仇敌,互相攻伐。素利违盟,出马千匹与官;为比能所攻,求救于豫。豫恐遂相兼并,为害滋深;宜救善讨恶,示信众狄;单将锐卒,深入虏庭。胡人众多,抄军前后,断截归路。豫乃进军,去虏余里结屯营;多聚牛马粪燃之,从他道引去。胡见烟火不绝,以为尚在;去,行数里乃知之。追豫到马城,围之重。豫密严,使司马建旌旗,鸣鼓吹,将步骑从南门出,胡人皆属目往赴之;豫将精锐自北门出,鼓噪而起。两头俱发,出虏不意;虏众散乱,皆弃弓马步走;追讨余里,僵尸蔽地。又乌丸王骨进桀黠不恭;豫因出塞案行,单将麾下百余骑入进部。进逆拜;遂使左右斩进,显其罪恶以令众。众皆怖慑不敢动,便以进弟代进。自是胡人破胆,威震沙漠。山贼高艾,众数千人,寇抄,为幽、冀害。豫诱使鲜卑素利部斩艾,传首京都。封豫长乐亭侯。为校尉年,其御夷狄,恒摧抑兼并,乖散强猾。凡逋亡奸宄,为胡作计不利官者;豫皆构剌搅离,使凶邪之谋不遂,聚居之类不安。事业未究,而幽州刺史王雄支党,欲令雄领乌丸校尉,毁豫乱边,为国生事;遂转豫为汝南太守,加殄夷将军。」篇,“司马”解释为官名。重要将领的下属有司马,负责军务。 原文 »

〔5〕出自《三国志》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中的「郤正字令先,河南偃师人也。祖父俭,灵帝末为益州刺史,为盗贼所杀。会天下大乱,故正父揖因留蜀。揖为将军孟达营都督,随达降魏,为中书令史。正本名纂。少以父死母嫁,单茕只立;而安贫好学,博览坟籍,弱冠能属文。入为秘书吏。转为令史,迁郎,至令。性淡于荣利,而尤耽意文章。自司马、王、扬、班、傅、张、蔡之俦遗文篇赋,及当世美书善论,益部有者,则钻凿推求,略皆寓目。自在内职,与宦人黄皓比屋周旋,经年。皓从微至贵,操弄威权;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百石,而免于忧患。」篇,“司马”解释为即司马相如。王:即王褒。字子渊。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西汉宣帝时,以擅长文学而被召到京城,任谏大夫,侍从皇帝。传见《汉书》卷六十四下。扬:即扬雄。班:即班固(公元 32—92)。字孟坚。右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曾任大将军窦宪的中护军。窦宪专权被杀,他受牵连,死在狱中。以二十多年时间,完成《汉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体例。又擅长作赋。传附《后汉书》卷四十上《班彪传》。傅:即傅毅。字武仲。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市东北)入。东汉文学家。长期与班固作同僚,也擅长作赋。传见《后汉书》卷八十上。张:即张衡(公元 78—139)。字平子。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东北)人。东汉天文学家、文学家。长期担任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制造了浑天仪和地动仪。又擅长文学,代表作有《二京赋》、《四愁诗》等。传见《后汉书》卷五十九。蔡:即蔡邕(公元132—192)。字伯喈。陈留郡圉(今河南杞县西南)人。东汉全能型的文化人物。曾任左中郎将。董卓死时表示同情,被捕,死在狱中。精通经学、史学、天文、音乐和书法。文学以散文、辞赋为擅长。传见《后汉书》卷六十下。 原文 »

〔6〕出自《三国志》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中的「潘璋字文珪,东郡发干人也。孙权为阳羡长,始往随权。性博荡嗜酒,居贫,好赊酤;债家至门,辄言后豪富相还。权奇爱之,因使召募,得百余人,遂以为将。讨山贼有功,署别部司马。后为吴大市刺奸,盗贼断绝。由是知名,迁豫章西安长。刘表在荆州,民数被寇;自璋在事,寇不入境。比县建昌,起为贼乱;转领建昌,加武猛校尉。讨治恶民,旬月尽平;召合遗散,得百人,将还建业。合肥之役,张辽奄至,诸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披走。璋身次在后,便驰进;横马斩谦、盛兵走者人,兵皆还战:权甚壮之。拜偏将军,遂领(百)校,屯半州。权征关羽,璋与朱然断羽走道。到临沮,住夹石,璋部下司马马忠擒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权即分宜都(至)巫、秭归县为固陵郡,拜璋为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甘宁卒,又并其军。刘备出夷陵,璋与陆逊并力拒之。璋部下斩备护军冯习等,所杀伤甚众。拜平北将军,襄阳太守。魏将夏侯尚等围南郡,分前部万人作浮桥,渡百里洲上。诸葛瑾、杨粲,并会兵赴救,未知所出。而魏兵日渡不绝,璋曰:“魏势始盛,江水又浅,未可与战。”便将所领,到魏上流里,伐苇数百万束,缚作大筏;欲顺流放火,烧败浮桥。作筏适毕,伺水长当下:尚便引退。璋下备陆口。权称尊号,拜右将军。璋为人粗猛,禁令肃然,好立功业。所领兵马不过数千,而其所在常如万人。征伐止顿,便立军市;他军所无,皆仰取足。然性奢泰,末年弥甚,服物僭拟;吏兵富者,或杀取其财物。数不奉法,监司举奏:权惜其功而辄原不问。嘉禾年卒。子平,以无行徙会稽。璋妻居建业,赐田宅,复客家。」篇,“司马”解释为官名。主管军务。 原文 »

〔7〕出自《仪礼》大射中的「司射作射如初。一耦揖、升如初。司马命去侯,负侯许诺如初。司马降,释弓反位。司射犹挟一个,去扑,与司马交于阶前。适阼阶下,北面请释获于公。公许。反,搢扑,遂命释获者设中,以弓为毕,北面。大史释获。小臣师执中,先首,坐设之,东面,退。大史实八筭于中,横委其余于中西,兴,共而俟。司射西面命曰:“中离维纲,扬触梱复,公则释获,众则不与。唯公所中,中三侯皆获。”释获者命小史。小史命获者。司射遂进,由堂下北面视上射,命曰:“不贯不释。”上射揖。司射退反位。释获者坐,取中之八筭,改实八筭,兴,执而俟。乃射。若中,则释获者每一个释一筭,上射于右,下射于左。若有余筭,则反委之。又取中之八筭,改实八筭于中,兴,执而俟。三耦卒射。」篇,“司马”解释为此司马谓司马正。以下凡单言司马者皆谓司马正。 原文 »

〔8〕出自《古文观止》《国语》中的「单子知陈必亡」篇,“司马”解释为主管养马的官吏。刍(chú):喂牲畜的饲料。 原文 »

下一词汇: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