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诔上-潘安仁中的「杨绥,字仲武,荥阳宛陵人也。中领军肃侯之曾孙,荆州刺史戴侯之孙,东武康侯之子也。八岁丧父,其母郑氏,光禄勋密陵成侯之元女,操行甚高,恤养幼孤,以保乂夫家,而免诸艰难。戴侯、康侯,多所论著,又善草隶之艺。子以妙年之秀,固能综览义旨,而轨式模范矣。虽舅氏隆盛,而孤贫守约,心安陋巷,体服菲薄,余甚奇之。若乃清才俊茂,盛德日新,吾见其进,未见其已也。既藉三叶世亲之恩,而子之姑,余之伉俪焉,往岁卒于德宫里,丧服同次,绸缪累月,苟人必有心,此亦款诚之至也。不幸短命,春秋二十九,元康九年夏五月己亥卒。呜呼哀哉!乃作诔曰:」篇,“宛陵”解释为:汉县名。即今安徽宣城。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吴主传中的「年春正月,立子和为太子。大赦,改禾兴为嘉兴。百官奏立皇后及王,诏曰:“今天下不定,民物劳瘁;且有功者或未录,饥寒者尚未恤;猥割土壤以丰子弟,崇爵位以宠妃妾:孤甚不取。其释此议。”月,海盐县言黄龙现。夏月,禁进献御,减太官膳。秋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万讨珠崖儋耳。是岁大疫。有司又奏立后及诸王。月,立子霸为鲁王。年春正月,新都言白虎现。诸葛恪征安,破魏将谢顺营,收其民人。冬月,丞相顾雍卒。月,扶南王范旃,遣使献乐人及方物。是岁,司马宣王率军入舒。诸葛恪自皖迁于柴桑。年春正月,以上大将军陆逊为丞相。秋,宛陵言嘉禾生。是岁,步骘、朱然等各上疏云:“自蜀还者,咸言欲背盟与魏交通;多作舟船,缮治城郭。又蒋琬守汉中,闻司马懿南向,不出兵乘虚以掎角之;反委汉中,还近成都。事已彰灼,无所复疑,宜为之备。”权揆其不然,曰:“吾待蜀不薄,聘享盟誓,无所负之,何以致此?又司马懿前来入舒,旬日便退;蜀在万里,何知缓急而便出兵乎?昔魏欲入汉川,此间始严,亦未举动,会闻魏还而止;蜀宁可复以此有疑邪?又人家治国,舟船城郭,何得不护?今此间治军,宁复欲以御蜀邪?人言(若)苦不可信,朕为诸君破家保之!”蜀竟自无谋,如权所筹。」篇,“宛陵”解释为:县名。在今安徽宣城市。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宗室传中的「孙韶字公礼。伯父河,字伯海。本姓俞氏,亦吴人也;孙策爱之,赐姓为孙,列之属籍。后为将军,屯京城。初,孙权杀吴郡太守盛宪,宪故孝廉妫览、戴员亡匿山中。孙翊为丹杨,皆礼致之。览为丹杨都尉督兵,员为郡丞。及翊遇害,河驰赴宛陵;责怒览、员以不能全(权)翊,令使奸变得施。人议曰:“伯海与将军疏远,而责我乃(耳)尔;讨虏若来,吾属无遗矣!”遂杀河,使人北迎扬州刺史刘馥;令住历阳,以丹杨应之。会翊帐下徐元、孙高、傅婴等杀览、员。」篇,“宛陵”解释为:县名。县治在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当时是丹杨郡治所。 原文 »
〔4〕出自《古文观止》欧阳修中的「梅圣俞诗集序」篇,“宛陵”解释为:今安徽宣城。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