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文帝的解释

文帝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世说新语》伤逝 第十七中的「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篇,“文帝”解释为魏文帝曹丕。临(lìn):哭吊死者。 原文 »

〔2〕出自《文选》史论下-范蔚宗中的「《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宦者四星,在皇位之侧,故《周礼》置官,亦备其数。阍者守中门之禁,寺人掌女宫之戒,又云“王之正内者五人”。《月令》:“仲冬,阉尹审门闾,谨房室。”《诗》之《小雅》,亦有《巷伯》刺谗之篇。然宦人之在王朝者,其来旧矣。将以其体非全气,情志专良,通关中人,易以役养乎?然而后世因之,才任稍广。其能者,则勃貂、管苏有功于楚晋,景监、缪贤著庸于秦赵。及其弊也,竖刁乱齐,伊戾祸宋。汉兴,仍袭秦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皆银珰左貂,给事殿省。及高后称制,乃以张卿为大谒者,出入卧内,受宣诏令。文帝时,有赵谈、北宫伯子,颇见亲幸。至于孝武,亦爱李延年。帝数宴后庭,或潜游离馆,故请奏机事,多以宦人主之。元帝之世,史游为黄门令,勤心纳忠,有所补益。其后弘恭、石显以佞险自进,卒有萧周之祸,损秽帝德焉。」篇,“文帝”解释为汉文帝刘恒,在位二十三年(前179—前157)。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王卫二刘傅传中的「始,文帝为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幹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东平刘桢字公幹,并见友善。幹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官将文学。琳前为何进主簿。进欲诛诸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方猛将,并使引兵向京城,欲以劫恐太后。琳谏进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而反释其利器,更征于他。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进不纳其言,竟以取祸。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瑀少受学于蔡邕。建安中,都护曹洪欲使掌书记,瑀终不为屈。太祖并以琳、瑀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琳徙门下督,瑀为仓曹掾、属。」篇,“文帝”解释为指魏文帝曹丕(公元 187—226)。五官将:官名。即五官中郎将。本为皇宫卫队分队长之一,统领五官中郎将署的郎官。建安十六年(公元 211),汉献帝下令任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充当丞相曹操的副手,这一官职便带上特殊性质,而与此前的职掌不同。 原文 »

〔4〕出自《容斋随笔》王卫二刘傅传中的「周亚夫」篇,“文帝”解释为即汉文帝刘恒,高祖第四子。 原文 »

〔5〕出自《西京杂记》卷二中的「文帝良马九乘」篇,“文帝”解释为即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西汉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薄太后所生。初封代王,周勃等平定诸吕之乱后被拥立为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文帝崇尚节俭,信奉黄老之术,轻赋税,减刑罚,与民休息,使汉代经济迅速恢复。应劭《风俗通义·正失》曰:“文帝尊汉家,基业初定,重承军旅之后,百姓新免于干戈之难,故文帝宜因修秦余政教,轻刑事少,与之休息,以俭约节欲自持,初开籍田,躬劝农耕桑,务民之本,即位十余年,时五谷丰熟,百姓足,仓廪实,蓄积有余。”与其子汉景帝开创了“文景之治”,巩固了汉朝统治。自代还:从代国回到京城。指周勃等人铲除吕氏势力后,代王刘恒从代国回返长安。此时应是代王回京城即位皇帝之前。代,古地名,春秋时为代国,在今河北蔚县一带,战国时为赵襄子所灭。秦时置代郡,汉初同姓九国之一,高帝三年(前204)刘邦以代郡等五十三县封给其兄刘喜为代王,后改封如意为代王,高祖十一年(前196)平定代相国陈豨叛乱后改封刘恒为代王,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又都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 原文 »

下一词汇: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