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五教的解释

五教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表下-任彦昇中的「故太宰竟陵文宣王臣某,与存与亡,则义刑社稷;严天配帝,则周公其人。体国端朝,出藩入守,进思必告之道,退无苟利之专。五教以伦,百揆时序。若夫一言一行,盛德之风;琴书艺业,述作之茂,道非兼济,事止乐善,亦无得而称焉。人之云亡,忽移岁序,鸱鸮东徙,松槚成行。六府臣僚,三藩士女,人蓄油素,家怀铅笔,瞻彼景山,徒然望慕。昔晋氏初禁立碑,魏舒之亡,亦从班列;而阮略既泯,故首冒严科,为之者竟免刑戮,致之者反蒙嘉叹。至于道被如仁,功参微管,本宜在常均之外,故太宰渊,丞相嶷,亲贤并轨,即为成规。乞依二公前例,赐许刊立。宁容使长想九原,樵苏罔识其禁,驻跸长陵, 轩不知所适!」篇,“五教”解释为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种封建伦理道德。《尚书·舜典》:“敬敷五教在宽。”《春秋左传·桓公六年》:“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 原文 »

〔2〕出自《文选》行状-任彦昇中的「天不慭遗,梁岳颓峻。某年某月日薨,春秋三十有五。诏给温明秘器,敛以衮章,备九命之礼。遣大鸿胪监护丧事,朝夕奠祭,太官供给,礼也。故以恸极津门,感充长乐。岂徒舂人不相,倾廛罢肆而已哉!乃下诏曰:“褒崇庸德,前王之令典。追远尊戚,沿情之所隆。故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中书监、太傅、领司徒、扬州刺史、竟陵王、新除进督南徐州,体睿履正,神监渊邈。道冠民宗,具瞻惟允。肇自弱龄,孝友光备。爰及赞契,协升景业。燮和台曜,五教克宣。敷奏朝端,百揆惟穆。寄重先顾,任均负图。谅以齐徽二南,同规往哲。方凭保祐,永翼雍熙。天不慭遗,奄见薨落。哀慕抽割,震动于厥心。今先远戒期,龟谋袭吉。茂崇嘉制,式弘风猷。可追崇假黄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宰、领大将军、扬州牧,绿 绶,具九锡服命之礼。使持节、中书监、王如故。给九旒銮辂,黄屋左 ,辒辌车,前后部羽葆鼓吹,挽歌二部,虎贲班剑百人,葬礼一依晋安平献王孚故事。”」篇,“五教”解释为即五典。克:得以。宣:传布。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许麋孙简伊秦传中的「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及即尊号,策靖曰:“朕获奉洪业,君临万国;夙宵惶惶,惧不能绥。‘百姓不亲,品不逊,汝作司徒;其敬敷教,教在宽。’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朕意焉。”靖虽年逾,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丞相诸葛亮皆为之拜。章武年卒。子钦,先靖夭没。钦子游,景耀中为尚书。始,靖兄事颍川陈纪,与陈郡袁涣、平原华歆、东海王朗等亲善。歆、朗及纪子群,魏初为公辅大臣;咸与靖书,申陈旧好,情义款至。文多,故不载。」篇,“五教”解释为针对五品教育百姓遵守的五种人伦道德。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原文 »

〔4〕出自《古文观止》《左传》中的「季梁谏追楚师」篇,“五教”解释为指儒家 所宣扬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标准。 原文 »

下一词汇:晏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