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戊寅的解释

戊寅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穆天子传》卷一中的「戊寅,天子北征,乃绝漳水。」篇,“戊寅”解释为十月三日。今本《纪年》:“十二年,毛公班、井公利、逢公固帅师从王伐犬戎。冬十月,王北巡狩,遂征犬戎。”丁谦《干支表》据《纪年》定为穆王十二年十月。顾实云:“戊寅,穆王十三年闰二月初十日也。”卫挺生则定为穆王十二年十一月初七。案,顾实推定周穆王十三年为公元前989年。 原文 »

〔2〕出自《穆天子传》卷一中的「戊寅,天子西征。鹜行,至于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河宗伯夭逆天子燕然之山,劳用束帛加璧。先白[缺字],天子使[祭阝]父受之。」篇,“戊寅”解释为二月四日。距前“丙午”三十二日。穆王于此休整一月余。丁谦《干支表》:“距前六日,骛行至阳纡山。翟本作‘戊申’。”檀本改“寅”作“申”,陈逢衡、翟云升、吕调阳、顾实等俱从之。常征云:“‘戊申’误为‘戊寅’(“寅”字古文为“臾”,与“申”字古文形似)。通学之士如荀勖等不识误译之字且如是其多,等而下者晋人堪能造此古文《穆天子传》乎?”王贻樑云:“计以时日,当作‘申’为是。”顾实作“三月十一日”,距前二日。案,不必改。穆王或于此休整,或在此作战,不必仅据里程。 原文 »

〔3〕出自《穆天子传》卷四中的「戊寅 ,天子西升于阳[缺字] ,过于灵[缺字]井公博 。乃驾鹿以游于山上 ,为之石主 。而[缺字]窴[生僻字 详见原文] ,乃次于浢水之阳 。」篇,“戊寅”解释为三月十六日。距前“壬申”六日。 原文 »

〔4〕出自《穆天子传》卷六中的「戊寅 ,天子东田于泽中 。逢寒 ,疾 。天子舍于泽中,盛姬告病。天子怜之,[缺字]泽曰寒氏 。盛姬求饮,天子命人取浆而给 ,是曰壶[生僻字 详见原文] 。天子西至于重璧之台 ,盛姬告病[缺字] 。天子哀之,是曰哀次 。」篇,“戊寅”解释为九月二十五日。距前“甲戌”四日。 原文 »

〔5〕出自《穆天子传》卷六中的「戊寅,舍于河上,乃致父兄子弟、王臣姬[缺字]祥祠毕哭,终丧于嚣氏。」篇,“戊寅”解释为十一月二十六日。距前“丁丑”一日。 原文 »

〔6〕出自《三国志》文帝纪中的「夏月,丁巳,饶安县言白雉见。庚午,大将军夏侯惇薨。月戊寅,天子命王追尊皇祖太尉曰“太王”,夫人丁氏曰“太王后”;封王子叡为武德侯。是月,冯翊山贼郑甘、王照率众降,皆封列侯。酒泉黄华、张掖张进等各执太守以叛。金城太守苏则讨进,斩之。华降。月辛亥,治兵于东郊。庚午,遂南征。」篇,“戊寅”解释为旧历初三日。 原文 »

〔7〕出自《三国志》文帝纪中的「年春正月,将幸许昌。许昌城南门,无故自崩;帝心恶之,遂不入。壬子,行还洛阳宫。月,筑华台。夏月,丙辰,帝疾笃。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嗣主。遣后宫淑媛、昭仪以下归其家。丁巳,帝崩于嘉福殿。时年。月,戊寅,葬首阳陵。自殡及葬,皆以终制从事。」篇,“戊寅”解释为旧历初九日。 原文 »

〔8〕出自《三国志》明帝纪中的「青龙元年春正月,甲申,青龙现郏之摩陂井中。月,丁酉,幸摩陂观龙。于是改年,改摩陂为龙陂。赐男子爵,人级;鳏寡孤独。无出今年租赋。月,甲子,诏公卿举贤良、笃行之士。各人。夏月,壬申,诏祀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于太祖庙庭。戊寅,北海王蕤薨。闰月,庚寅朔,日有食之。丁酉,改封宗室女非诸王女,皆为邑主。诏诸郡国:“山川不在祠典者,勿祠。”月,洛阳宫鞠室灾。保塞鲜卑大人步度根,与叛鲜卑大人轲比能私通。并州刺史毕轨表:“辄出军以外威比能,内镇步度根。”帝省表曰:“步度根以为比能所诱,有自疑心。今轨出军,适使部惊合为;何所威镇乎?促敕轨:已出军者,慎勿越塞过句注也!”比诏书到,轨已进军屯阴馆。遣将军苏尚、董弼追鲜卑。比能遣子将千余骑,迎步度根部落。与尚、弼相遇,战于楼烦;将没。步度根部落皆叛出塞,与比能合,寇边。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虏乃走漠北。秋月,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职等,叛;司马宣王遣将军胡遵等追讨,破降之。冬月,步度根部落大人戴胡阿狼泥等,诣并州降。朗引军还。月,公孙渊斩送孙权所遣使张弥、许晏首;以渊为大司马、乐浪公。」篇,“戊寅”解释为旧历十八日。 原文 »

〔9〕出自《三国志》明帝纪中的「月,太白昼现。孙权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又遣将陆议、孙韶各将万余人入淮、沔。月,征东将军满宠进军拒之。宠欲拔新城守,致贼寿春。帝不听,曰:“昔汉光武遣兵悬据略阳,终以破隗嚣。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纵权攻新城,必不能拔;敕诸将坚守,吾将自往征之;比至,恐权走也。”秋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群臣以为:“大将军方与诸葛亮相持,未解,车驾可西幸长安。”帝曰:“权走,亮胆破;大将军(以)必制之!吾无忧矣。”遂进军幸寿春,录诸将功,封赏各有差。月,己未,大曜兵,飨军;遣使者持节,犒劳合肥、寿春诸军。辛巳,行还许昌宫。司马宣王与亮相持,连围积日;亮数挑战,宣王坚垒不应。会亮卒,其军退还。冬月,乙丑,月犯镇星及轩辕。戊寅,月犯太白。月,京都地震,从东南来,隐隐有声,摇动屋瓦。月,诏有司删定大辟,减死罪。」篇,“戊寅”解释为旧历二十七日。 原文 »

〔10〕出自《三国志》三少帝纪中的「年春正月,荆州刺史王基、新城太守(陈)州泰攻吴。破之,降者数千口。月,置南郡之夷陵县以居降附。月,以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月,甲申,以征南将军王昶为征南大将军。壬辰,大赦。丙午,闻太尉王凌谋废帝,立楚王彪;太傅司马宣王东征凌。月,甲寅,凌自杀。月,彪赐死。秋月,壬戌,皇后甄氏崩。辛未,以司空司马孚为太尉。月,戊寅,太傅司马宣王薨,以卫将军司马景王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乙未,葬怀甄后于太清陵。庚子,骠骑将军孙资薨。月,有司奏:诸功臣应飨食于太祖庙者,更以官为次;太傅司马宣王,功高爵尊,最在上。月,以光禄勋郑冲为司空。年春正月,癸卯,以抚军大将军司马景王为大将军。月,立皇后张氏,大赦。夏月,鱼,现于武库屋上。冬月,诏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征吴。月,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大破众军于东关。不利而还。」篇,“戊寅”解释为旧历初五日。 原文 »

〔11〕出自《三国志》三少帝纪中的「正元元年冬月,壬辰,遣侍中持节,分适方:观风俗,劳士民,察冤枉、失职者。癸巳,假大将军司马景王黄钺;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戊戌,黄龙现于邺井中。甲辰,命有司论废立定策之功,封爵、增邑、进位、班赐,各有差。年春正月,乙丑,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反。(戊戌)戊寅,大将军司马景王征之。癸未,车骑将军郭淮薨。闰月,己亥,破钦于乐嘉;钦遁走,遂奔吴。甲辰,安风淮津都尉斩俭,传首京都。壬子,复特赦淮南士民诸为俭、钦所诖误者。以镇南将军诸葛诞为镇东大将军。司马景王薨于许昌。月,丁巳,以卫将军司马文王为大将军,录尚书事。甲子,吴大将孙峻等众号万,至寿春;诸葛诞拒击破之,斩吴左将军留赞,献捷于京都。月,立皇后卞氏,大赦。夏月甲寅,封后父卞隆为列侯。甲戌,以征南大将军王昶为骠骑将军。秋月,以征东大将军胡遵为卫将军,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为征东大将军。月,辛亥,蜀卫将军姜维寇狄道。雍州刺史王经与战洮西。经大败,还保狄道城。辛未,以长水校尉邓艾行安西将军,与征西将军陈泰并力拒维。戊辰,复遣太尉司马孚为后继。月,庚子,讲《尚书》业终;赐执经亲授者司空郑冲、侍中郑小同等各有差。甲辰,姜维退还。冬月,诏曰:“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乃令蜀贼陆梁边陲。洮西之战,至取负败。将士死亡,计以千数。或没命战场,冤魂不反;或牵掣虏手,流离异域。吾深痛愍,为之悼心!其令所在郡、典农及安、抚夷护军、各部大吏:慰恤其门户,无差赋役年;其力战死事者,皆如旧科。勿有所漏。”月,甲午,以陇右郡及金城,连年受敌,或亡叛投贼;其亲戚留在本土者不安,皆特赦之。癸丑,诏曰:“往者洮西之战,将吏士民或临阵战亡,或沉溺洮水。骸骨不收,弃于原野。吾常痛之。其告征西、安西将军:各令部人于战处及水次钩求尸丧,收敛藏埋,以慰存亡。”」篇,“戊寅”解释为旧历二十五日。 原文 »

〔12〕出自《三国志》三少帝纪中的「年夏月丁未朔,日有食之。秋月,乐浪外夷韩、濊貊,各率其属来朝贡。月,戊寅,赵王幹薨。月,甲寅,复命大将军进爵晋公,加位相国,备礼崇锡,如前诏。又固辞,乃止。年春月,青龙现于轵县井中。夏月,辽东郡言:肃慎国遣使重译入贡,献其国弓张,长尺寸;楛矢,长尺寸;石弩百枚;皮骨铁杂铠领;貂皮百枚。冬月,蜀大将姜维寇洮阳。(镇)征西将军邓艾拒之,破维于侯和;维遁走。是岁,诏祀故军祭酒郭嘉于太祖庙庭。」篇,“戊寅”解释为旧历初三日。 原文 »

〔13〕出自《三国志》三嗣主传中的「孙休字子烈。权第子。年,从中书郎射慈、郎中盛冲受学。太元年正月,封琅邪王,居虎林。月,权薨,休弟亮承统。诸葛恪秉政,不欲诸王在滨江兵马之地,徙休于丹杨郡。太守李衡,数以事侵休;休上书乞徙他郡,诏徙会稽。居数岁,梦乘龙上天,顾不见尾,觉而异之。孙亮废,己未,孙綝使宗正孙楷与中书郎董朝迎休。休初闻问,意疑;楷、朝具述綝等所以奉迎本意:留日夜,遂发。月戊寅,行至曲阿。有老公干休,叩头曰:“事久变生,天下喁喁;愿陛下速行!”休善之,是日进及布塞亭。武卫将军恩,行丞相事,率百僚以乘舆法驾迎于永昌亭;筑宫,以武帐为便殿,设御座。己卯,休至,望便殿止住;使孙楷先见恩。楷还,休乘辇进;群臣再拜,称臣。休升便殿,谦,不即御坐,止东厢。户曹尚书前,即阶下赞奏,丞相奉玺、符。休让,群臣请。休曰:“将相诸侯,咸推寡人;寡人敢不承受玺、符!”群臣以次奉引,休就乘舆,百官陪位。綝以兵千人,迎于半野,拜于道侧;休下车,答拜。即日,御正殿;大赦,改元。是岁,于魏甘露年也。」篇,“戊寅”解释为旧历十七日。 原文 »

下一词汇: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