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音乐下-马季长中的「或乃聊虑固护,专美擅工。漂凌丝簧,覆冒鼓钟。或乃植持 僂,佁儗宽容。箫管备举,金石并隆。无相夺伦,以宣八风。律吕既和,哀声五降。曲终阕尽,余弦更兴。繁手累发,密栉叠重。踾踧攒仄,蜂聚蚁同。众音猥积,以送厥终。然后少息暂怠,杂弄间奏。易听骇耳,有所摇演。安翔骀荡,从容阐缓。惆怅怨怼,窳圔窴 。聿皇求索,乍近乍远。临危自放,若颓复反。蚡缊 纡, 冤蜿蟺。笢笏抑隐,行入诸变。绞概汩湟,五音代转。挼拿捘臧,递相乘邅。反商下徵,每各异善。」篇,“五音”解释为:也叫五声。 原文 »
〔2〕出自《文选》骚上-屈平中的「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篇,“五音”解释为:指宫、商、角、徵、羽。繁会:错杂,交响。 原文 »
〔3〕出自《文选》论五-刘孝标中的「主人听然而笑曰:“客所谓抚弦徽音,未达燥湿变响;张罗沮泽,不睹鸿雁云飞。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龙骧蠖屈,从道污隆。日月联璧,赞亹亹之弘致;云飞电薄,显棣华之微旨。若五音之变化,济九成之妙曲。此朱生得玄珠于赤水,谟神睿而为言。至夫组织仁义,琢磨道德,欢其愉乐,恤其陵夷,寄通灵台之下,遗迹江湖之上,风雨急而不辍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斯贤达之素交,历万古而一遇。」篇,“五音”解释为:宫、商、角、徵、羽,也叫五声。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中的「皓徙都武昌;扬土百姓溯流供给,以为患苦。又政事多谬,黎元穷匮。凯上疏曰:臣闻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乐而亡。夫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自顷年以来,君威伤于桀、纣,君明暗于奸雄,君惠闭于群孽。无灾而民命尽,无为而国财空;辜无罪,赏无功;使君有谬误之愆,天为作妖。而诸公卿,媚上以求爱,困民以求饶;导君于不义,败政于淫俗:臣窃为痛心!今邻国交好,边无事;当务息役养士,实其廪库,以待天时。而更倾动天心,骚扰万姓;使民不安,大小呼嗟:此非保国养民之术也。臣闻吉凶在天,犹影之在形,响之在声也。形动则影动,形止则影止;此分数乃有所系,非在口之所进退也。昔秦所以亡天下者,但坐赏轻而罚重,政刑错乱,民力尽于奢侈;目眩于美色,志浊于财宝;邪臣在位,贤哲隐藏;百姓业业,天下苦之:是以遂有覆巢破卵之忧。汉所以强者,躬行诚信,听谏纳贤;惠及负薪,躬请岩穴;广采博察,以成其谋:此往事之明证也。近者汉之衰末,家鼎立;曹失纲纪,晋有其政。又益州危险,兵多精强;闭门固守,可保万世。而刘氏与夺乖错,赏罚失所;君恣意于奢侈,民力竭于不急。是以为晋所伐,君臣见虏:此目前之明验也。臣暗于大理,文不及义;智慧浅劣,无复冀望:窃为陛下惜天下耳!臣谨奏耳目所闻见,百姓所为烦苛,刑政所为错乱;愿陛下息大功,损百役,务宽荡,忽苛政。又武昌土地,实危险而瘠确,非王都安国养民之处;船泊则沉漂,陵居则峻危。且童谣言:“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臣闻翼星为变,荧惑作妖;童谣之言,生于天心,乃以安居而比死:足明天意,知民所苦也。臣闻国无年之储,谓之非国。而今无年之蓄,此臣下之责也。而诸公卿,位处人上,禄延子孙;曾无致命之节,匡救之术;苟进小利于君,以求容媚;荼毒百姓,不为君计也。自从孙弘造义兵以来,耕种既废,所在无复输入;而分家父子异役,廪食日张,蓄积日耗;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而莫之恤也。民力困穷,鬻卖儿子;调赋相仍,日以疲极。所在长吏,不加隐括;加有监官,既不爱民,务行威势,所在骚扰,更为烦苛:民苦端,财力再耗,此为无益而有损也。愿陛下息此辈,矜哀孤弱,以镇抚百姓之心;此犹鱼鳖得免毒螫之渊,鸟兽得离罗网之纲,方之民襁负而至矣。如此,民可得保,先王之国存焉。臣闻音令人耳不聪,色令人目不明;此无益于政,有损于事者也。自」篇,“五音”解释为:即中国古代音乐中五声音阶的宫、商、角、徵(zhǐ)、羽。这里指音乐。 原文 »
〔5〕出自《孟子》离娄章句-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中的「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篇,“五音”解释为:中国音阶之名,即宫、商、角、徵(zhǐ)、羽,分别相当于do、re、mi、sol、la。 原文 »
〔6〕出自《楚辞》九歌中的「东皇太一」篇,“五音”解释为:宫、商、角、徵、羽,是我国古代音乐的五种音阶。繁会:错杂交响。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