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穆天子传》卷六中的「戊子,至于盬。」篇,“戊子”解释为:十二月六日。距前“乙酉”三日。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明帝纪中的「年春月,壬午,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典谟。岂朕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戊子,诏太傅、公:“以文帝《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癸巳,以大将军曹真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司马宣王为大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为车骑将军。夏月,太傅钟繇薨。月,戊子,太皇太后崩。丙申,省上庸郡。秋月,武宣卞后袝葬于高陵。诏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宣王伐蜀。月,辛巳,行东巡,遣使者以特牛祠中岳。乙未,幸许昌宫。月,大雨,伊、洛、河、汉水溢,诏真等班师。冬月,乙卯,行还洛阳宫。庚申,令:“罪非殊死,听赎。”各有差。月,太白犯岁星。月,辛未,改葬文昭甄后于朝阳陵。丙寅,诏公卿举贤良。」篇,“戊子”解释为:旧历初十日。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明帝纪中的「年春月,壬午,诏曰:“世之质文,随教而变。兵乱以来,经学废绝;后生进趣,不由典谟。岂朕训导未洽,将进用者不以德显乎?其郎吏学通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戊子,诏太傅、公:“以文帝《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癸巳,以大将军曹真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司马宣王为大将军,辽东太守公孙渊为车骑将军。夏月,太傅钟繇薨。月,戊子,太皇太后崩。丙申,省上庸郡。秋月,武宣卞后袝葬于高陵。诏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宣王伐蜀。月,辛巳,行东巡,遣使者以特牛祠中岳。乙未,幸许昌宫。月,大雨,伊、洛、河、汉水溢,诏真等班师。冬月,乙卯,行还洛阳宫。庚申,令:“罪非殊死,听赎。”各有差。月,太白犯岁星。月,辛未,改葬文昭甄后于朝阳陵。丙寅,诏公卿举贤良。」篇,“戊子”解释为:旧历初十日。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三嗣主传中的「年春月,白虎门北楼灾。秋月,始新言黄龙现。月壬午,大雨震电,水泉涌溢。乙酉,立皇后朱氏。戊子,立子[生僻字 详见原文]为太子,大赦。冬月,以卫将军濮阳兴为丞相;廷尉丁密、光禄勋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休以丞相兴及左将军张布有旧恩,委之以事:布典宫省;兴关军国。休锐意于典籍,欲毕览百家之言。尤好射雉,春夏之间,常晨出夜还,唯此时舍书。休欲与博士祭酒韦曜、博士盛冲讲论道艺。曜、冲,素皆切直:布恐入侍,发其阴失,令己不得专;因妄饰说,以拒遏之。休答曰:“孤之涉学,群书略遍,所见不少也。其明君暗主,奸臣贼子;古今贤愚,成败之事:无不览也。今曜等入,但欲与论讲书耳;不为从曜等,始更受学也。纵复如此,亦何所损?君特当以曜等恐道臣下奸变之事,以此不欲令入耳;如此之事,孤已自备之,」篇,“戊子”解释为:旧历十九日。 原文 »
〔5〕出自《三国志》潘濬陆凯传中的「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知风气,闻于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今兹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权遂征祖,卒不能克。明年,军出。行及寻阳,范见风气,因诣船贺,催兵急行。至即破祖,祖(得)夜亡。权恐失之,范曰:“未远,必生擒祖。”至更中,果得之。刘表竟死,荆州分割。及壬辰岁,范又白言:“岁在甲午,刘备当得益州。”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权以难范,范曰:“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见者,人事耳。”备卒得蜀。权与吕蒙谋袭关羽;议之近臣,多曰不可。权以问范,范曰:“得之。”后羽在麦城,使使请降。权问范曰:“竟当降否?”范曰:“彼有走气;言降,诈耳!”权使潘璋邀其径路,觇候者还,白羽已去。范曰:“虽去,不免。”问其期,曰:“明日日中。”权立表下漏以待之。及日中不至,权问其故,范曰:“时尚未正中也。”顷之,有风动帷。范拊手曰:“羽至矣!”须臾,外称“万岁”,传言得羽。后权与魏为好,范曰:“以风气言之:彼以貌来,其实有谋;宜为之备。”刘备盛兵西陵,范曰:“后当和亲。”终皆如言。其占验明审如此。权以范为骑都尉,领太史令。数从访问,欲知其(决)诀。」篇,“戊子”解释为:指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