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项羽的解释

项羽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三国志》董二袁刘传中的「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以来,殆未之有也。袁术奢淫放肆;荣不终己,自取之也。袁绍、刘表,咸有威容、器观,知名当世。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昔项羽背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绍之杀田丰,乃甚于羽远矣!」篇,“项羽”解释为项羽(前232—前 202),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今江苏宿迁市西南)人。楚国贵族后裔。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前 209 年,随从叔父项梁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起义。后来在钜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奠定了领袖地位。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王。前 202 年,被刘邦击败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突围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事分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汉书》卷三十一《项籍传》。范增(前277—前 204):九江郡居巢(今安徽桐城市南)人。项羽的主要谋臣,被尊称为亚父。他曾多次劝项羽杀刘邦以除后患,项羽不听。后来项羽中刘邦的反间计,削夺他的权力,他愤而离开项羽,途中病死。事附《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汉书》卷三十一《项籍传》。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桓二陈徐卫卢传中的「后皇女淑薨,追封谥平原懿公主。群上疏曰:“长短有命,存亡有分。故圣人制礼,或抑或致,以求厥中;防墓有不修之俭,嬴、博有不归之魂。夫大人动合天地,垂之无穷;又大德不逾闲,动为师表故也。岁下殇,礼所不备,况未期月?而以成人礼送之,加为制服;举朝素衣,朝夕哭临:自古以来,未有此比。而乃复自往视陵,亲临祖载。愿陛下抑割无益有损之事,但悉听群臣送葬,乞车驾不行。此万国之至望也。闻车驾欲幸摩陂,实到许昌;宫上下,皆悉俱东。举朝大小,莫不惊怪:或言欲以避衰,或言欲于便处移殿舍,或不知何故。臣以为吉凶有命,祸福由人;移徙求安,则亦无益。若必当移避,缮治金墉城西宫,及孟津别宫,皆可权时分止。可无举宫暴露野次,废损盛节蚕农之要。又贼地闻之,以为大衰。加所烦费,不可计量。且(由)吉士贤人,当盛衰,处安危,秉道信命,非徙其家以宁;乡邑从其风化,无恐惧之心。况乃帝王万国之主,静则天下安,动则天下扰;行止动静,岂可轻脱哉?”帝不听。青龙中,营治宫室,百姓失农时。群上疏曰:“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大郡。加边境有事,将士劳苦。若有水旱之患,国家之深忧也。且吴、蜀未灭,社稷不安。宜及其未动,讲武劝农,有以待之。今舍此急而先宫室,臣惧百姓遂困,将何以应敌?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此安危之机也,惟陛下虑之。”帝答曰:“王者宫室,亦宜并立。灭贼之后,但当罢守耳,岂可复兴役邪?是故君之职,萧何之大略也。”群又曰:“昔汉祖唯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烧焚,是以萧何建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犹非其壮丽。今虏未平,诚不宜与古同也。夫人之所欲,莫不有辞;况乃天王,莫之敢违。前欲坏武库,谓不可不坏也;后欲置之,谓不可不置也。若必作之,固非臣下辞言所屈;若少留神,卓然回意,亦非臣下之所及也。汉明帝欲起德阳殿,钟离意谏,即用其言,后乃复作之;殿成,谓群臣曰:‘钟离尚书在,不得成此殿也。’夫王者岂惮臣,盖为百姓也。今臣曾不能少凝圣听,不及意远矣。”帝于是有所减省。」篇,“项羽”解释为项羽(前 232—前 202),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今江苏宿迁市西南)人。楚国贵族后裔。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前 209 年,随叔父项梁起兵,后在钜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奠定领袖地位。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前 202 年,被刘邦击败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县南),突围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传见《史记》卷七、《汉书》卷三十一。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中的「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谓肃曰:“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肃从其言。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猝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篇,“项羽”解释为项羽(前232—前 202),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今江苏宿迁市西南)人。楚国贵族后裔。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前 209 年,随叔父项梁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起义。后在钜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奠定领袖地位。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王。前 202 年,被刘邦击败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突围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传分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汉书》卷三十一《项籍传》。 原文 »

〔4〕出自《容斋随笔》周瑜鲁肃吕蒙传中的「张良无后」篇,“项羽”解释为项羽(前232—前202),下相(今江苏宿迁)人。名籍,楚国贵族,秦末随叔父项梁起兵,巨鹿之战摧毁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分封诸侯,后与刘邦争天下,兵败,自刎乌江。 原文 »

下一词汇: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