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咸阳的解释

咸阳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情-宋玉中的「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袪,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篇,“咸阳”解释为古地名。战国时秦国国都,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 原文 »

〔2〕出自《文选》上书-邹阳中的「臣闻秦倚曲台之宫,悬衡天下,画地而人不犯,兵加胡、越;至其晚节末路,张耳、陈胜连从兵之据,以叩函谷,咸阳遂危。何则?列郡不相亲,万室不相救也。今胡数涉北河之外,上覆飞鸟,下不见伏兔,斗城不休,救兵不至,死者相随,辇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绝。何则?强赵责于河间,六齐望于惠、后,城阳顾于卢博,三淮南之心思坟墓。大王不忧,臣恐救兵之不专。胡马遂进窥于邯郸,越水长沙,还舟青阳。虽使梁并淮阳之兵,下淮东、越广陵以遏越人之粮;汉亦折西河而下,北守漳水,以辅大国。胡亦益进,越亦益深。此臣之所为大王患也。」篇,“咸阳”解释为秦国的京都。 原文 »

〔3〕出自《文选》论一-贾谊中的「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篇,“咸阳”解释为秦的故都,在今陕西咸阳。 原文 »

〔4〕出自《容斋随笔》论一-贾谊中的「诸葛公」篇,“咸阳”解释为战国时秦孝公建都咸阳,秦统一后为王朝首都。因其地在九嵕山南、渭水北,皆阳,故称咸阳。 原文 »

下一词汇: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