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孟子》万章章句-万章章句上凡九章中的「万章问曰:“或谓孔子于卫主痈疽,于齐主侍人瘠环,有诸乎?” 孟子曰:“否,不然也;好事者为之也。于卫主颜雠由。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也。’子路以告。孔子曰:‘有命。’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而主痈疽与侍人瘠环,是无义无命也。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是时孔子当厄,主司城贞子,为陈侯周臣。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痈疽与侍人瘠环,何以为孔子?”」篇,“兄弟”解释为:先秦汉语,正如“子”包括儿子、女儿一样,兄弟也包括兄弟、姊妹。所以,如需区别,称呼姊妹为“女兄弟”;称呼姐姐为“女兄”,称呼妹妹为“女弟”。 原文 »
〔2〕出自《仪礼》聘礼中的「既觌,宾若私献,奉献将命。摈者入告,出,礼辞。宾东面坐,奠献,再拜稽首。摈者东面坐取献,举以入告;出,礼请受。宾固辞。公答再拜。摈者立于阈外以相拜。宾辟。摈者授宰夫于中庭。若兄弟之国,则问夫人。」篇,“兄弟”解释为:谓同姓。 原文 »
〔3〕出自《仪礼》既夕礼中的「宾赗者,将命。摈者出请,入告,出告须。马入设。宾奉币。摈者先入,宾从。致命如初。主人拜于位,不踊。宾奠币如初。举币、受马如初。摈者出请。若奠,入告,出,以宾入。将命如初。士受羊如受马。又请。若赙,入告。主人出门左,西面。宾东面将命。主人拜。宾坐委之。宰由主人之北,东面举之,反位。若无器,则捂受之。又请,宾告事毕。拜送,入。赠者,将命。摈者出请,纳宾如初。宾奠币如初。若就器,则坐奠于陈。凡将礼,必请而后拜送。兄弟赗,奠可也。所知,则赗而不奠。知死者赠,知生者赙。书赗于方,若九,若七,若五。书遣于策。乃代哭如初。宵,为燎于门内之右。」篇,“兄弟”解释为:此指凡在五服内的亲属。 原文 »
〔4〕出自《仪礼》既夕礼中的「乃反哭。入,升自西阶,东面。众主人堂下,东面,北上。妇人入,大夫踊,升自阼阶。主妇入于室,踊,出,即位,及丈夫拾踊三。宾吊者升自西阶,曰:“如之何!”主人拜稽颡。宾降出,主人送于门外,拜稽颡。遂适殡宫,皆如启位。拾踊三。兄弟出,主人拜送。众主人出门,哭止。阖门。主人揖,众主人乃就次。」篇,“兄弟”解释为:是指服小功以下者,及同姓而异门(即非同财共居)服大功者。 原文 »
〔5〕出自《西京杂记》卷三中的「霍妻双生」篇,“兄弟”解释为:哥哥和弟弟。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