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悬车的解释

悬车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挽歌-缪熙伯中的「生时游国都,死没弃中野。」篇,“悬车”解释为指黄昏前的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县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驷(sì)马:套有四马之车。古神话说羲和驾车载太阳,朝发扶桑,暮入虞渊。 原文 »

〔2〕出自《文选》碑文上-蔡伯喈中的「先生讳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也。含元精之和,应期运之数。兼资九德,总修百行。于乡党则恂恂焉,彬彬焉。善诱善导,仁而爱人,使夫少长,咸安怀之。其为道也,用行舍藏,进退可度。不徼讦以干时,不迁贰以临下。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将军。宰闻喜半岁,太丘一年。德务中庸,教敦不肃。政以礼成,化行有谧。会遭党事,禁固二十年。乐天知命,澹然自逸。交不谄上,爱不渎下。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及文书赦宥,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闲心静居。大将军何公,司徒袁公,前后招辟,使人晓喻,云欲特表,便可入践常伯,超补三事,纡佩金紫,光国垂勋。先生曰:“绝望已久,饰巾待期而已。”皆遂不至。弘农杨公,东海陈公,每在衮职,群寮贺之,皆举手曰:“颍川陈君,绝世超伦,大位未跻,惭于臧文窃位之负。”故时人高其德,重乎公相之位也。」篇,“悬车”解释为挂车。古人年七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曰悬车。班固《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路,所以长廉远耻也。悬车,示不用也。”告老:因年老辞官。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桓二陈徐卫卢传中的「帝既践阼,为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徙城门校尉,旬月迁司隶校尉。转散骑常侍,从至广陵,军乘舟;风浪暴起,帝船回倒;宣病在后,陵波而前,群僚莫先至者。帝壮之,迁尚书。明帝即位,封津阳亭侯,邑百户。中领军桓范荐宣曰:“臣闻帝王用人,度世授才:争夺之时,以策略为先;分定之后,以忠义为首。故晋文行舅犯之计,而赏雍季之言;高祖用陈平之智,而托后于周勃也。窃见尚书徐宣,体忠厚之行,秉直亮之性;清雅特立,不(拘)随世俗;确然难动,有社稷之节;历位州郡,所在称职。今仆射缺,宣行掌后事;腹心任重,莫宜宣者。”帝遂以宣为左仆射。后加侍中、光禄大夫。车驾幸许昌,总统留事。帝还,主者奏呈文书。诏曰:“吾省与仆射省何异?”竟不视。尚方令坐猥见考竟,宣上疏陈威刑太过;又谏作宫殿穷尽民力:帝皆手诏嘉纳。宣曰:“有悬车之礼;今已,可以去矣。”乃固辞疾逊位,帝终不许。青龙年,薨;遗令布衣疏巾,敛以时服。诏曰:“宣体履至实,直内方外;历在朝,公亮正色,有托孤寄命之节。可谓柱石臣也。常欲倚以台辅;未及登之,惜乎大命不永!其追赠车骑将军,葬如公礼。”谥曰贞侯。子钦嗣。」篇,“悬车”解释为把出外乘坐的车辆挂起来不再使用。这表示不再出门当官。 原文 »

下一词汇: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