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轩辕的解释

轩辕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志中-张平子中的「顾金天而叹息兮,吾欲往乎西嬉。前祝融使举麾兮, 朱鸟以承旗。躔建木于广都兮,摭若华而踌躇。超轩辕于西海兮,跨汪氏之龙鱼。闻此国之千岁兮,曾焉足以娱余。」篇,“轩辕”解释为传说之国名。《山海经·海外西经》:“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西海:指西方。 原文 »

〔2〕出自《文选》音乐下-嵇叔夜中的「于是遁世之士,荣期、绮季之畴,乃相与登飞梁,越幽壑,援琼枝,陟峻崿,以游乎其下。周旋永望,邈若凌飞。邪睨昆仑,俯阚海湄。指苍梧之迢递,临回江之威夷。悟时俗之多累,仰箕山之余辉。羡斯岳之弘敞,心慷慨以忘归。情舒放而远览,接轩辕之遗音。慕老童于 隅,钦泰容之高吟。顾兹梧而兴虑,思假物以托心。」篇,“轩辕”解释为黄帝。遗音:指黄帝所定之乐律。吕延济注:“昔黄帝使伶伦入嶰(jiè)谷,取竹调律。今远览,思接其遗音,欲取椅桐为琴也。”梁章钜《文选旁证》曰:“黄帝使伶伦截竹,乐律起于黄帝,故云‘接轩辕之遗音’。” 原文 »

〔3〕出自《文选》赠答二-潘安仁中的「肇自初创,二仪烟煴。粤有生民,伏羲始君。」篇,“轩辕”解释为即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原文 »

〔4〕出自《文选》书上-司马子长中的「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已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篇,“轩辕”解释为即黄帝,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原文 »

〔5〕出自《文选》符命-司马长卿中的「伊上古之初肇,自昊穹兮生民,历选列辟,以迄于秦。率迩者踵武,逖听者风声。纷纶威蕤,湮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继韶夏,崇号谥,略可道者,七十有二君。罔若淑而不昌,畴逆失而能存?轩辕之前,遐哉邈乎,其详不可得闻已。五三《六经》,载籍之传,维风可观也。《书》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因斯以谈,君莫盛于唐尧,臣莫贤于后稷。后稷创业于唐尧,公刘发迹于西戎,文王改制,爰周郅隆,大行越成。而后陵迟衰微,千载亡声,岂不善始善终哉?然无异端,慎所由于前,谨遗教于后耳。故轨迹夷易,易遵也;湛恩厖鸿,易丰也;宪度著明,易则也;垂统理顺,易继也。是以业隆于 ,而崇冠于二后。揆厥所元,终都攸卒,未有殊尤绝迹,可考于今者也。然犹蹑梁父、登泰山,建显号、施尊名。」篇,“轩辕”解释为黄帝。 原文 »

〔6〕出自《战国策》符命-司马长卿中的「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篇,“轩辕”解释为何建章据顾炎武等说,注:当是轩县’音误,指诸侯之乐。 原文 »

〔7〕出自《三国志》文帝纪中的「秋月,庚辰,令曰:“轩辕有明台之议,放勋有衢室之问;皆所以广询于下也。百官有司,其务以职尽规谏:将率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政事,缙绅考艺。吾将兼览焉。”孙权遣使奉献。蜀将孟达率众降。武都氐王杨仆率种人内附,居汉阳郡。甲午,军次于谯。大飨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月,石邑县言凤凰集。」篇,“轩辕”解释为即黄帝。传说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相传他曾打败姜姓部落首领炎帝,又击杀九黎族首领蚩尤,成为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事见《史记》卷一。明台:古代议论政事的地方。相传黄帝曾在明台征询下属的意见。 原文 »

〔8〕出自《三国志》明帝纪中的「年春正月,帝耕于籍田。月,大司马曹真薨。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自去冬月至此月,不雨。辛巳,大雩。夏月,鲜卑附义王轲比能率其种人及丁零大人兒禅,诣幽州贡名马。复置护匈奴中郎将。秋月,丙子,以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乙酉,皇子殷生。大赦。月,诏曰:“古者诸侯朝聘,所以敦睦亲亲协和万国也。先帝著令,‘不欲使诸王在京都’者,谓幼主在位,母后摄政;防微以渐,关诸盛衰也。朕惟不见诸王有载,悠悠之怀,能不兴思!其令诸王及宗室公侯,各将嫡子入朝。后有少主、母后在宫者,自如先帝令。申明著于令。”冬月,乙酉,月犯轩辕大星。戊戌晦,日有食之。月,甲辰,月犯镇星。戊午,太尉华歆薨。」篇,“轩辕”解释为星座名。在太微垣的西面,有星十七颗。 原文 »

〔9〕出自《楚辞》九思中的「逢尤」篇,“轩辕”解释为黄帝。索:寻找,求。重华:虞舜的名字。 原文 »

〔10〕出自《楚辞》远游中的「重曰: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麤秽除。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篇,“轩辕”解释为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传说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曾战胜炎帝于阪泉,战胜蚩尤于涿鹿,诸侯尊为天子。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原文 »

下一词汇: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