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徐方的解释

徐方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三国志》桓二陈徐卫卢传中的「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还本郡。太守陈登请为功曹,使矫诣许。谓曰:“许下论议,待吾不足。足下相为观察,还以见诲。”矫还曰:“闻远近之论,颇谓明府骄而自矜。”登曰:“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清修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所敬如此,何骄之有?余子琐琐,亦焉足录哉!”登雅意如此,而深敬友矫。郡为孙(权)策所围于匡奇,登令矫求救于太祖。矫说太祖曰:“鄙郡虽小,形便之国也。若蒙救援,使为外藩;则吴人挫谋,徐方永安;武声远震,仁爱滂流;未从之国,望风影附。崇德养威,此王业也。”太祖奇矫,欲留之。矫辞曰:“本国倒悬,本奔走告急;纵无申胥之效,敢忘弘演之义乎?”太祖乃遣赴救。吴军既退,登多设间伏,勒兵追奔,大破之。」篇,“徐方”解释为徐州。广陵郡在徐州南端,直接面对孙策所在的江东。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张顾诸葛步传中的「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江。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以委昭。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于昭。昭欲默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策闻之,欢笑曰:“昔管仲相齐,则仲父,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篇,“徐方”解释为即徐州。扬土:扬州。这里指扬州的江南地区。即江东。 原文 »

〔3〕出自《荀子》非相篇 第五中的「故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抴。度己以绳,故足以为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抴,故能宽容,因众以成天下之大事矣。故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术。《诗》曰:“徐方既同,天子之功。”此之谓也。」篇,“徐方”解释为徐国。 原文 »

下一词汇:徐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