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雁门的解释

雁门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淮南子》第一卷 原道训中的「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短绻不绔,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因之也。雁门之北狄不谷食;贱长贵壮,俗尚气力;人不弛弓,马不解勒,便之也。故禹之裸国,解衣而入,衣带而出,因之也。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故橘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鸲鹆不过济,貈度汶而死。形性不可易,势居不可移也。」篇,“雁门”解释为古县名,在山西代县西北。 原文 »

〔2〕出自《文选》张平子中的「乃有昆明灵沼,黑水玄阯。周以金堤,树以柳杞。豫章珍馆,揭焉中峙。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与濛汜。其中则有鼋鼍巨鳖,鳣鲤 鲖;鲔鲵鲿 ,修额短项;大口折鼻,诡类殊种。鸟则鹔 鸹鸨, 鹅鸿鹍;上春候来,季秋就温。南翔衡阳,北栖雁门。奋隼归凫,沸卉 訇。众形殊声,不可胜论。」篇,“雁门”解释为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然此赋雁门,当指雁门山。《北山经》郭注曰:‘雁门山,即北陵西隃,雁之所出,因以名云。’” 原文 »

〔3〕出自《文选》哀伤-江文通中的「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篇,“雁门”解释为郡名。秦及西汉时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南)。今山西北部皆其辖区。 原文 »

〔4〕出自《文选》杂诗上-张平子中的「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篇,“雁门”解释为郡名。在今山西西北部之地。 原文 »

〔5〕出自《文选》杂拟下-鲍明远中的「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篇,“雁门”解释为郡名。战国赵地,秦置郡。今山西北部皆其辖地。 原文 »

〔6〕出自《三国志》张乐于张徐传中的「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数有战功,迁裨将军。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与夏侯渊围昌豨于东海,数月粮尽,议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以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豨,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乃使谓豨曰:“公有命,使辽传之!”豨果下,与辽语,辽为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方,先附者受大赏。”豨乃许降。辽遂单身上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辽谢曰:“以明公威信著于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从攻尚于邺,尚坚守,不下。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复从攻邺。邺破,辽别徇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以辽为荡寇将军,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颍,封都亭侯。从征袁尚于柳城,猝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篇,“雁门”解释为郡名。治所在今山西代县西北。马邑:县名。县治在今山西朔州市。 原文 »

〔7〕出自《三国志》满田牵郭传中的「文帝践阼,拜招使持节、护鲜卑校尉,屯昌平。是时,边民流散山泽;又亡叛在鲜卑中者,处有千数。招广布恩信,招诱降附。建义中郎将公孙集等,率将部曲,咸各归命;使还本郡。又怀来鲜卑素利、弥加等余万落;皆令款塞。大军欲征吴,召招还。至,值军罢,拜右中郎将。出为雁门太守。郡在边陲,虽有候望之备,而寇抄不断。招既教民战阵,又表复乌丸百余家租调;使备鞍马,远遣侦候。虏每犯塞,勒兵逆击,来辄摧破;于是吏民胆气日锐,荒野无虞。又搆间离散,使虏更相猜疑。鲜卑大人步度根、泄归泥等与轲比能为隙,将部落万余家诣郡附塞。敕令还击比能,杀比能弟苴罗侯,及叛乌丸归义侯王同、王寄等;大结怨仇。是以招自出,率将归泥等,讨比能于云中故郡,大破之。招通河西鲜卑附头等余万家。缮治陉北故上馆城,置屯戍以镇内外;夷虏大小,莫不归心;诸叛亡虽亲戚不敢藏匿,咸悉收送。于是野居晏闭,寇贼静息。招乃简选有才识者,诣太学受业;还相授教,数年中庠序大兴。郡所治广武,井水咸苦;民皆担辇远汲流水,往返里。招准望地势,因山陵之宜,凿源开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篇,“雁门”解释为郡名。治所在今山西代县西。 原文 »

〔8〕出自《山海经》第三卷 北山经-北次二经中的「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梁渠之山,无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雁门。其兽多居暨,其状如猬而赤毛,其音如豚。有鸟焉,其状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嚣,其音如鹊,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篇,“雁门”解释为水名,今南洋河。 原文 »

〔9〕出自《山海经》第十一卷 海内西经中的「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在雁门北。」篇,“雁门”解释为山名,在今山西省境内。 原文 »

下一词汇: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