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因循的解释

因循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小儿语》续小儿语-六言中的「因循惰慢之人,偏会引说天命。一年不务农桑,一年忍饥受冻。」篇,“因循”解释为懈怠,懒惰。 原文 »

〔2〕出自《文选》鸟兽上-张茂先中的「何造化之多端兮,播群形于万类。惟鹪鹩之微禽兮,亦摄生而受气。育翩翾之陋体,无玄黄以自贵。毛弗施于器用,肉弗登于俎味。鹰鹯过犹俄翼,尚何惧于罿罻。翳荟蒙笼,是焉游集。飞不飘飏,翔不翕习。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栖无所滞,游无所盘。匪陋荆棘,匪荣茝兰。动翼而逸,投足而安。委命顺理,与物无患。伊兹禽之无知,何处身之似智?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静守约而不矜,动因循以简易。任自然以为资,无诱慕于世伪。」篇,“因循”解释为守旧法而不变更。《史记·太史公自序》:“其(道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简易:简略而便易。《墨子·非命》:“恶恭俭而好简易。” 原文 »

〔3〕出自《宋词三百首》词人-陆淞中的「瑞鹤仙」篇,“因循”解释为轻易、随便。宋代王雱《倦寻芳慢》:“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原文 »

〔4〕出自《宋词三百首》词人-张炎中的「解连环」篇,“因循”解释为迟延。 原文 »

〔5〕出自《宋词三百首》词人-柳永中的「浪淘沙慢」篇,“因循”解释为蹉跎岁月。 原文 »

〔6〕出自《格言联璧》存养类中的「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心中常有余忙。」篇,“因循”解释为此处指迟延拖拉。 原文 »

下一词汇: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