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愔愔的解释

愔愔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左太冲中的「“于时东鳀即序,西倾顺轨,荆南怀憓,朔北思韪。绵绵迥涂,骤山骤水。襁负赆贽,重译贡篚。髽首之豪, 耳之杰,服其荒服,敛衽魏阙。置酒文昌,高张宿设。其夜未遽,庭燎晢晢。有客祁祁,载华载裔。岌岌冠 ,累累辫发。清酤如济,浊醪如河,冻醴流澌,温酎跃波。丰肴衎衎,行庖皤皤。愔愔 䜩,酣湑无哗。延广乐,奏九成。冠《韶》《夏》,冒《六》《茎》。傮响起,疑震霆,天宇骇,地庐惊,亿若大帝之所兴作,二嬴之所曾聆。金石丝竹之恒韵,匏土革木之常调,干戚羽旄之饰好,清讴微吟之要妙。世业之所日用,耳目之所闻觉。杂糅纷错,兼该泛博。鞮 所掌之音, 昧任禁之曲,以娱四夷之君,以睦八荒之俗。」篇,“愔愔”解释为愔愔(yīn),和悦安适的样子。[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3287号"]/pic/texts/x0xz0-xo8u.png[/img](yù)䜩:私宴。 原文 »

〔2〕出自《文选》音乐下-嵇叔夜中的「乱曰:愔愔琴德,不可测兮。体清心远,邈难极兮。良质美手,遇今世兮。纷纶翕响,冠众艺兮。识音者希,孰能珍兮?能尽雅琴,唯至人兮!」篇,“愔愔”解释为愔愔(yīn),安静和悦的样子。形容德音之美。 原文 »

〔3〕出自《文选》补亡-束广微中的「《由庚》,万物得由其道也。」篇,“愔愔”解释为愔愔(yīn),安和貌。我王:指成王。 原文 »

〔4〕出自《宋词三百首》词人-周邦彦中的「瑞龙吟」篇,“愔愔”解释为愔愔(yīn),幽深、悄寂貌。 原文 »

〔5〕出自《宋词三百首》词人-彭元逊中的「六丑」篇,“愔愔”解释为愔愔(yīn),静寂无声貌。宋代周邦彦《瑞龙吟·大石春景》:“愔愔坊陌人家。” 原文 »

〔6〕出自《世说新语》赏誉 第八中的「谢车骑初见王文度,曰:“见文度,虽萧洒相遇,其复愔愔竟夕。”」篇,“愔愔”解释为愔(yīn)愔,安详和悦的样子。 原文 »

下一词汇:淫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