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一人的解释

一人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增广贤文》中的「一人有庆,兆民咸赖。 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眼又是白头翁。」篇,“一人”解释为特指天子。庆:《诗传》云:“善也。”指善绩、善政。 原文 »

〔2〕出自《文选》耕藉-潘安仁中的「思乐甸畿,薄采其茅。大君戾止,言藉其农。其农三推,万方以祗。耨我公田,实及我私。我簠斯盛,我簋斯齐。我仓如陵,我庾如坻。念兹在兹,永言孝思。人力普存,祝史正辞。神祇攸歆,逸豫无期。一人有庆,兆民赖之。」篇,“一人”解释为指天子。庆:指致孝、固本,人和年登。 原文 »

〔3〕出自《文选》序下-王元长中的「储后睿哲在躬,妙善居质。内积和顺,外发英华。斧藻至德,琢磨令范。言炳丹青,道润金璧。出龙楼而问竖,入虎闱而齿胄。爱敬尽于一人,光耀究于四海。」篇,“一人”解释为指齐武帝。《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原文 »

〔4〕出自《文选》诔下-潘安仁中的「居吾语汝:“众实胜寡。人恶隽异,俗疵文雅。执戟疲扬,长沙投贾。无谓尔高,耻居物下。”子乃洗然,变色易容,慨焉叹曰:“道固不同。为仁由己,匪我求蒙。谁毁谁誉?何去何从?”莫涅匪缁,莫磨匪磷。子独正色,居屈志申。虽不尔以,犹致其身。献替尽规,媚兹一人。谠言忠谋,世祖是嘉。将仆储皇,奉辔承华。先朝末命,圣列显加。入侍帝闱,出光厥家。我闻积善,神降之吉。宜享遐纪,长保天秩。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知命,中年陨卒。呜呼哀哉!唯尔之存,匪爵而贵。甘食美服,重珍兼味。临终遗誓,永锡尔类。敛以时袭,殡不简器。谁能拔俗,生尽其养?孰是养生,而薄其葬?渊哉若人,纵心条畅。杰操明达,困而弥亮。柩辂既祖,容体长归。存亡永诀,逝者不追。望子旧车,览尔遗衣,愊抑失声,迸涕交挥。非子为恸,吾恸为谁?呜呼哀哉!日往月来,暑退寒袭。零露沾凝,劲风凄急。惨尔其伤,念我良执。适子素馆,抚孤相泣。前思未弭,后感仍集。积悲满怀,逝矣安及?呜呼哀哉!」篇,“一人”解释为谓皇帝。《诗经·大雅·下武》:“媚兹一人,应侯顺德。” 原文 »

〔5〕出自《三国志》三少帝纪中的「年春月朔,日有食之。夏月,分河东之汾北县为平阳郡。秋月,尚书何晏奏曰:“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治其身者,慎其所习。所习正,则其身正;其身正,则不令而行。所习不正则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则虽令不从。是故为人君者,所与游必择正人,所观览必察正象。‘放郑声’而弗听;‘远佞人’而弗近,然后邪心不生而正道可弘也。季末暗主,不知损益;斥远君子,引近小人。忠良疏远,便辟亵狎。乱生近暱,譬之社鼠。考其昏明,所积以然;故圣贤谆谆,以为至虑。舜戒禹曰‘邻哉邻哉’,言慎所近也;周公戒成王曰‘其朋其朋’,言慎所与也。《(诗)书》云:‘人有庆,兆民赖之。’可自今以后,御幸式乾殿及游豫后园,皆大臣侍从;因从容戏宴,兼省文书,询谋政事,讲论经义:为万世法。”冬月,散骑常侍、谏议大夫乂奏曰:“礼:天子之宫,有斫砻之制,无朱丹之饰。宜循礼复古。今天下已平,君臣之分明。陛下但当不懈于位,平公正之心,审赏罚以使之。可绝后园习骑乘马,出必御辇乘车:天下之福,臣子之愿也。”晏、乂咸因缺以进规谏。年春月,卫将军、中书令孙资;癸巳,骠骑将军、中书监刘放;月甲午,司徒卫臻:各逊位,以侯就第,位特进。月,以司空高柔为司徒;光禄大夫徐邈为司空,固辞不受。秋月,以车骑将军王凌为司空。冬月,大风发屋折树。」篇,“一人”解释为指统治天下的君主。这两句出自《尚书·吕刑》,意思是君主向善,天下百姓就有指望。 原文 »

〔6〕出自《三国志》钟繇华歆王朗传中的「文帝即王位。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上疏劝育民省刑曰:“兵起以来,余年;海荡覆,万国殄瘁。赖先王芟除寇贼,扶育孤弱;遂令华夏,复有纲纪。鸠集兆民,于兹魏土;使封鄙之内,鸡鸣狗吠,达于境;蒸庶欣欣,喜遇升平。今远方之寇未宾,兵戎之役未息;诚令复除足以怀远人,良宰足以宣德泽;阡陌咸修,民殷炽;必复过于曩时而富于平日矣。《易》称‘敕法’,《书》著‘祥刑’;‘人有庆,兆民赖之’:慎法狱之谓也。昔曹相国以狱市为寄,路温舒疾治狱之吏。夫治狱者得其情,则无冤死之囚;丁壮者得尽地力,则无饥馑之民;穷老者得仰食仓廪,则无馁饿之殍;嫁娶以时,则男女无怨旷之恨;胎养必全,则孕者无自伤之哀;新生必复,则孩者无不育之累;壮而后役,则幼者无离家之思;毛不戎,则老者无顿伏之患。医药以疗其疾,宽繇以乐其业,威罚以抑其强,恩仁以济其弱,赈贷以赡其乏:年之后,既笄者必盈巷;年之后,胜兵者必满野矣。”及文帝践阼,改为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时帝颇出游猎,或昏夜还宫。朗上疏曰:“夫帝王之居,外则饰周卫,内则重禁门;将行则设兵而后出幄,称警而后践墀;张弧而后登舆,清道而后奉引;遮列而后转毂,静室而后息驾:皆所以显至尊,务戒慎,垂法教也。近日车驾出临捕虎,日昃而行,及昏而反;违警跸之常法,非万乘之至慎也。”帝报曰:“览表。虽魏绛称虞箴以讽晋悼,相如陈猛兽以戒汉武,未足以喻。方今寇未殄,将帅远征,故时入原野以习戎备。至于夜还之戒,已诏有司施行。”初,建安末,孙权始遣使称藩,而与刘备交兵。诏议“当兴师与吴并取蜀不?”朗议曰:“天子之军,重于华、岱;诚宜坐曜天威,不动若山。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举更无余事。今权之师未动,则助吴之军无为先征;且雨水方盛,非行军动众之时。”帝纳其计。」篇,“一人”解释为指在位的帝王。有庆:做了善事。指在使用刑罚时慎重而公平。这两句也出自《尚书·吕刑》。 原文 »

〔7〕出自《仪礼》乡饮酒礼中的「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主人献之于西阶上。一人拜,尽阶,不升堂受爵。主人拜送爵。阶前坐祭,立饮,不拜既爵,升授主人爵。众笙则不拜受爵,坐祭,立饮。辩有脯醢,不祭。」篇,“一人”解释为指笙工之长。 原文 »

〔8〕出自《仪礼》燕礼中的「主人洗,升,献笙于西阶上。一人拜,尽阶不升堂受爵,降。主人拜送爵。阶前坐,祭,立卒爵,不拜既爵,升授主人。众笙不拜受爵,降,坐祭,立卒爵。辩有脯醢,不祭。」篇,“一人”解释为谓笙工之长者。 原文 »

〔9〕出自《仪礼》士虞礼中的「祝迎尸,一人衰绖奉篚,哭从尸。尸入门,丈夫踊,妇人踊。淳尸盥,宗人授巾。尸及阶,祝延尸。尸升,宗人诏踊如初。尸入户,踊如初,哭止。妇人入于房。主人及祝拜妥尸。尸拜,遂坐。」篇,“一人”解释为谓主人的兄弟,服大功以上之亲者。 原文 »

下一词汇: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