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穆天子传》卷三中的「乙巳 ,[缺字]诸[生僻字 详见原文]献酒于天子 ,天子赐之黄金之婴、贝带、朱丹七十裹。诸[生僻字 详见原文]乃膜拜而受。」篇,“乙巳”解释为:六月三日。距前“甲辰”一日。丁谦《干支表》:“距前一日,诸[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7064号"]/pic/texts/x6ww0-u06c.png[/img]氏献酒。”顾实作“五月十二日”,亦距前一日。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文帝纪中的「年春月,遣使者循行许昌以东,尽沛郡。问民所疾苦,贫者赈贷之。月,行幸召陵,通讨虏渠。乙巳,还许昌宫。并州刺史梁习讨鲜卑轲比能,大破之。辛未,帝为舟师,东征。月戊申,幸谯。壬戌,荧惑入太微。月,利城郡兵蔡方等以郡反,杀太守徐质。遣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与青州刺史讨平之;其见胁略及亡命者,皆赦其罪。秋月,立皇子鉴为东武阳王。月,帝遂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从陆道幸徐。月,筑东巡台。冬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月,东武阳王鉴薨。月,行自谯过梁,遣使以太牢祀故汉太尉桥玄。」篇,“乙巳”解释为:旧历二十八日。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明帝纪中的「年春正月,宣王攻破新城。斩达,传其首。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县为上庸郡,锡县为锡郡。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郡吏民叛应亮。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郃击亮于街亭,大破之。亮败走,郡平。丁未,行幸长安。夏月,丁酉,还洛阳宫。赦系囚非殊死以下。乙巳,论讨亮功,封爵、增邑各有差。月,大旱。月,诏曰:“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秋月,曹休率诸军至皖,与吴将陆议战于石亭,败绩。乙酉,立皇子穆为繁阳王。庚子,大司马曹休薨。冬月,诏公卿近臣举良将,各人。月,司徒王朗薨。月,诸葛亮围陈仓;曹真遣将军费曜等拒之。辽东太守公孙恭兄子渊,劫夺恭位;遂以渊领辽东太守。」篇,“乙巳”解释为:旧历十六日。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三少帝纪中的「甘露元年春正月辛丑,青龙现轵县井中。乙巳,沛王林薨。夏月庚戌,赐大将军司马文王衮冕之服,赤舄副焉。」篇,“乙巳”解释为:旧历二十八日。 原文 »
〔5〕出自《三国志》三少帝纪中的「年春月,青龙现温县井中。月,司空卢毓薨。夏月,癸卯,诏曰:“玄菟郡高显县吏民反叛,长郑熙为贼所杀。民王简,负担熙丧,晨夜星行,远致本州。忠节可嘉,其特拜简为忠义都尉,以旌殊行。”甲子,以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为司空。月,辛未,帝幸辟雍。会,命群臣赋诗。侍中和逌、尚书陈骞等作诗稽留,有司奏免官。诏曰:“吾以暗昧,爱好文雅。广延诗赋,以知得失。而乃尔纷纭,良用反仄。其原逌等,主者宣敕:自今以后,群臣皆当玩习古义,修明经典。称朕意焉。”乙亥,诸葛诞不就征,发兵反,杀扬州刺史乐綝。丙子,赦淮南将吏士民为诞所诖误者。丁丑,诏曰:“诸葛诞造为凶乱,荡覆扬州。昔黥布逆叛,汉祖亲戎;隗嚣违戾,光武西伐;及烈祖明皇帝,躬征吴、蜀:皆所以奋扬赫斯,震耀威武也。今宜皇太后与朕暂共临戎,速定丑虏,时宁东夏。”己卯,诏曰:“诸葛诞造构逆乱,迫胁忠义。平寇将军、临渭亭侯庞会,骑督、偏将军路蕃,各将左右,斩门突出。忠壮勇烈,所宜嘉异。其进会爵乡侯,蕃封亭侯。”月,乙巳,诏:“吴使持节、都督夏口诸军事、镇军将军、沙羡侯孙壹,贼之支属,位为上将;畏天知命,深鉴祸福;翻然举众,远归大国。虽微子去殷,乐毅遁燕,无以加之。其以壹为侍中、车骑将军,假节,交州牧,吴侯;开府辟召仪同司;依古侯伯命之礼,衮冕、赤舄:事从丰厚。”甲子,诏曰:“今车驾驻项。大将军恭行天罚,前临淮浦。昔相国、大司马征讨,皆与尚书俱行。今宜如旧。”乃令散骑常侍裴秀、给事黄门侍郎钟会咸与大将军俱行。秋月,诏曰:“昔燕剌王谋反,韩谊等谏而死,汉朝显登其子。诸葛诞创造凶乱,主簿宣隆、部曲督秦洁秉节守义,临事固争,为诞所杀;所谓无比干之亲而受其戮者。其以隆、洁子为骑都尉,加以赠赐;光示远近,以殊忠义。”月,大赦。冬月,吴大将全端、全怿等率众降。」篇,“乙巳”解释为:旧历初六日。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