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益州的解释

益州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表上-诸葛孔明中的「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徂。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亡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篇,“益州”解释为今四川大部分及云南、贵州一部分地区。此指蜀汉。罢弊:困乏。罢,同“疲”。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武帝纪中的「年春正月,天子立公中女为皇后。省云中、定襄、原、朔方郡,郡置县领其民;合以为新兴郡。月,公西征张鲁。至陈仓,将自武都入氐。氐人塞道,先遣张郃、朱灵等攻破之。夏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氐王窦茂,众万余人,恃险不服。月,公攻屠之。西平、金城诸将麴演、蒋石等,共斩送韩遂首。秋月,公至阳平。张鲁使弟卫与将杨昂等据阳平关,横山筑城余里。攻之不能拔,乃引军还。贼见大军退,其守备解散。公乃密遣解(、高祚等乘险夜袭。大破之,斩其将杨任。进攻卫,卫等夜遁;鲁溃,奔巴中。公军入南郑,尽得鲁府库珍宝。巴、汉皆降。复汉宁郡为汉中;分汉中之安阳、西城为西城郡,置太守;分锡、上庸(郡),置都尉。月,孙权围合肥;张辽、李典击破之。月,巴姓夷王朴胡、)邑侯杜濩举巴夷、)民来附。于是分巴郡:以胡为巴东太守,濩为巴西太守,皆封列侯。天子命公承制封拜诸侯、守相。冬月,始置名号侯至大夫。与旧列侯、关内侯凡等,以赏军功。月,鲁自巴中将其余众降。封鲁及子皆为列侯。刘备袭刘璋,取益州,遂据巴中。遣张郃击之。月,公自南郑还,留夏侯渊屯汉中。」篇,“益州”解释为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王卫二刘傅传中的「卫觊字伯儒,河东安邑人也。少夙成,以才学称。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茂陵令、尚书郎。太祖征袁绍,而刘表为绍援,关中诸将又中立;益州牧刘璋与表有隙,觊以治书侍御史使益州,令璋下兵以缀表军。至长安,道路不通,觊不得进,遂留镇关中。时方大有还民,关中诸将多引为部曲。觊书与荀彧曰:“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万余家。闻本土安宁,皆企望思归。而归者无以自业,诸将各竞招怀,以为部曲。郡县贫弱,不能与争,兵家遂强。旦变动,必有后忧。夫盐,国之大宝也,自乱来散放,宜如旧置使者监卖。以其直益市犁牛,若有归民,以供给之。勤耕积粟,以丰殖关中。远民闻之,必日夜竞还。又使司隶校尉留治关中以为之主,则诸将日削,官民日盛,此强本弱敌之利也。”彧以白太祖。太祖从之,始遣谒者仆射监盐官,司隶校尉治弘农。关中服从,乃白召觊还。稍迁尚书。魏国既建,拜侍中,与王粲并典制度。」篇,“益州”解释为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牧:官名。一州的行政长官。当时的刺史也是一州的行政长官,但是品级比牧低。刺史有功可以升为牧。刘璋:传见本书卷三十一。有隙:有矛盾。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刘二牧传中的「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汉鲁恭王之后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焉少仕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后以师祝公丧去官,居阳城山,积学教授。举贤良方正,辟司徒府。历洛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焉内求交阯牧,欲避世难。议未即行,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会益州刺史郤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而并州杀刺史张(壹)懿,凉州杀刺史耿鄙;焉谋得施,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当收俭治罪。扶亦求为蜀郡(西部)属国都尉;及太仓令(会)巴西赵韪去官,俱随焉。是时,(涼)益州逆贼马相、赵祗等,于绵竹县自号“黄巾”,合聚疲役之民,日中得数千人;先杀绵竹令李升,吏民翕集,合万余人;便前破雒县,攻益州杀俭,又到蜀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郡。相自称天子,众以万数。」篇,“益州”解释为州名。当时治所在今四川广汉市北。分野:古代相信天人感应,人们根据地上的州国来划分天上的星空,把星空中的二十八宿分别指配给地上的州国,并把对应的星宿称为该州国的分野。这样,人们即可依照星区中的天象,来预测对应州国的吉凶。益州的分野,是二十八宿中的觜(zī)、参(shēn)二宿。 原文 »

〔5〕出自《三国志》刘二牧传中的「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汉鲁恭王之后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焉少仕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后以师祝公丧去官,居阳城山,积学教授。举贤良方正,辟司徒府。历洛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焉内求交阯牧,欲避世难。议未即行,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会益州刺史郤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而并州杀刺史张(壹)懿,凉州杀刺史耿鄙;焉谋得施,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当收俭治罪。扶亦求为蜀郡(西部)属国都尉;及太仓令(会)巴西赵韪去官,俱随焉。是时,(涼)益州逆贼马相、赵祗等,于绵竹县自号“黄巾”,合聚疲役之民,日中得数千人;先杀绵竹令李升,吏民翕集,合万余人;便前破雒县,攻益州杀俭,又到蜀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郡。相自称天子,众以万数。」篇,“益州”解释为这里指益州的州政府府署。当时益州的治所设在雒县。 原文 »

〔6〕出自《三国志》董刘马陈董吕传中的「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其先本巴郡江州人。汉末,和率宗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江原长,成都令。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璋听留年。还,迁益州太守,其清约如前。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余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储。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v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年,事有不至,至于返,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其追思和如此。」篇,“益州”解释为郡名。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区东北。 原文 »

〔7〕出自《三国志》吴主传中的「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权曰:“此假而不返,而欲以虚辞引岁!”遂置南郡长吏。关羽尽逐之。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万,取长沙、零陵、桂阳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蒙到,郡皆服,惟零陵太守郝普未下。会备到公安,使关羽将万兵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蒙使人诱普,普降,尽得郡将守;因引军还,与孙皎、潘璋并鲁肃兵并进,拒羽于益阳。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权令诸葛瑾报,更寻盟好。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备归,而曹公已还。权返自陆口,遂征合肥。合肥未下,撤军还,兵皆就路。权与凌统、甘宁等在津北,为魏将张辽所袭;统等以死捍权,权乘骏马越津桥,得去。」篇,“益州”解释为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此段所述史事发生在建安二十年(公元 215),参见本书卷三十二《先主传》。 原文 »

〔8〕出自《三国志》张顾诸葛步传中的「孙权为讨虏将军,召骘为主记。除海盐长。还,辟车骑将军东曹掾。建安年,出领鄱阳太守。岁中,徙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领武射吏千人,便道南行。明年,追拜使持节,征南中郎将。刘表所置苍梧太守吴巨,阴怀异心,外附内违。骘降意怀诱,请与相见;因斩徇之,威声大震。士燮兄弟,相率供命。南土之宾,自此始也。益州大姓雍闿等,杀蜀所署太守正昂;与燮相闻,求欲内附,骘因承制遣使宣恩抚纳。由是加拜平戎将军,封广信侯。延康元年,权遣吕岱代骘,骘将交州义士万人出长沙。会刘备东下,武陵蛮夷蠢动,权(遂)逆命骘上益阳。备既败绩,而零、桂诸郡,犹相惊扰,处处阻兵。骘周旋征讨,皆平之。黄武年,迁右将军,左护军,改封临湘侯。年,假节,徙屯沤口。」篇,“益州”解释为这里是郡名。治所在今云南昆明市晋宁区东北。 原文 »

〔9〕出自《茶经》目录-七之事中的「《本草·菜部》:“苦菜,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注云:疑此即是今茶,一名荼,令人不眠。《本草注》:按,《诗》云“谁谓荼苦”,又云“堇荼如饴”,皆苦菜也,陶谓之苦茶,木类,非菜流。茗春采,谓之苦[木茶]。」篇,“益州”解释为现在的四川成都。 原文 »

下一词汇: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