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帝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世说新语》言语 第二中的「元帝始过江,谓顾骠骑曰:“寄人国土,心常怀惭。”荣跪对曰:“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是以耿、亳无定处,九鼎迁洛邑。愿陛下勿以迁都为念。”」篇,“元帝”解释为:晋元帝司马睿(276—323),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原为琅琊王、安东将军。在西晋末年的战乱中,国都失守,晋愍帝被俘。他先过江,镇守建康(南京),几年后又在此登位称帝。建康原是东吴之地,江东士族的势力很大,所以有寄人国土之感。顾骠(piào)骑:顾荣,顾荣是江东士族,名望很大,所以元帝对他说这番话。 原文 »
〔2〕出自《世说新语》规箴 第十中的「元帝过江犹好酒,王茂弘与帝有旧,常流涕谏,帝许之,命酌酒一酣,从是遂断。」篇,“元帝”解释为:司马睿。王茂弘:王导,字茂弘。 原文 »
〔3〕出自《文选》乐府上-石季伦中的「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讳改焉。匈奴盛,请婚于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昭君配焉。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其造新曲,多哀怨之声,故叙之于纸云尔。」篇,“元帝”解释为:汉元帝刘奭,前48—前33年在位。良家子:好人家的子女。按,根据汉朝制度,医、巫、商贾、百工均不能列入良家。李善注引《琴操》曰:“单于遣使请一女子,帝以昭君赐单于。”此事在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匈奴单于是呼韩邪。 原文 »
〔4〕出自《文选》史论下-范蔚宗中的「《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宦者四星,在皇位之侧,故《周礼》置官,亦备其数。阍者守中门之禁,寺人掌女宫之戒,又云“王之正内者五人”。《月令》:“仲冬,阉尹审门闾,谨房室。”《诗》之《小雅》,亦有《巷伯》刺谗之篇。然宦人之在王朝者,其来旧矣。将以其体非全气,情志专良,通关中人,易以役养乎?然而后世因之,才任稍广。其能者,则勃貂、管苏有功于楚晋,景监、缪贤著庸于秦赵。及其弊也,竖刁乱齐,伊戾祸宋。汉兴,仍袭秦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皆银珰左貂,给事殿省。及高后称制,乃以张卿为大谒者,出入卧内,受宣诏令。文帝时,有赵谈、北宫伯子,颇见亲幸。至于孝武,亦爱李延年。帝数宴后庭,或潜游离馆,故请奏机事,多以宦人主之。元帝之世,史游为黄门令,勤心纳忠,有所补益。其后弘恭、石显以佞险自进,卒有萧周之祸,损秽帝德焉。」篇,“元帝”解释为:汉元帝刘奭,在位十六年(前48—前33)。 原文 »
〔5〕出自《西京杂记》卷二中的「画工弃市」篇,“元帝”解释为:即汉元帝刘奭(前75—前33),西汉皇帝,宣帝子,前49年—前33年在位。“(元帝为)宣帝微时生民间。年二岁,宣帝即位。八岁,立为太子。黄龙元年(前49)十二月,宣帝崩。癸巳,太子即皇帝位。”(《西汉会要·帝系一》)《汉书·元帝纪》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元帝少时即崇尚儒术,在位时为人优柔寡断,宠任宦官外戚,民间赋役繁重,致西汉由此衰落。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