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元气的解释

元气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宫殿-王文考中的「据坤灵之宝势,承苍昊之纯殷;包阴阳之变化,含元气之烟煴。玄醴腾涌于阴沟,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倏于南北,兰芝阿那于东西。祥风翕习以飒洒,激芳香而常芬,神灵扶其栋宇,历千载而弥坚。永安宁以祉福,长与大汉而久存;实至尊之所御,保延寿而宜子孙。苟可贵其若斯,孰亦有云而不珍。」篇,“元气”解释为指天地未分前混一之气,是形成天地的物质。烟煴(yīn yūn):阴阳二气和合貌。 原文 »

〔2〕出自《文选》设论-扬子云中的「客嘲扬子曰:“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析人之珪,儋人之爵,怀人之符,分人之禄,纡青拖紫,朱丹其毂。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上说人主,下谈公卿。目如耀星,舌如电光,一从一横,论者莫当。顾默而作《太玄》五千文,枝叶扶疏,独说数十余万言。深者入黄泉,高者出苍天,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然而位不过侍郎,擢才给事黄门。意者玄得无尚白乎?何为官之拓落也?”」篇,“元气”解释为指天地未分前混一之元气。 原文 »

〔3〕出自《楚辞》九思中的「守志」篇,“元气”解释为神仙家、方士服食导引术所用术语,指阴阳混一之气。 原文 »

〔4〕出自《格言联璧》从政类中的「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篇,“元气”解释为代指百姓民力。 原文 »

下一词汇:臧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