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云和的解释

云和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京都中-张平子中的「“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于明神。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雷鼓 ,六变既毕。冠华秉翟,列舞八佾。元祀惟称,群望咸秩。飏槱燎之炎炀,致高烟乎太一。神歆馨而顾德,祚灵主以元吉。」篇,“云和”解释为李善注:“云和,山名也,出美木,用为瑟,其声清亮。” 原文 »

〔2〕出自《文选》论四-刘孝标中的「夫食稻粱,进刍豢,衣狐貉,袭冰纨,观窈眇之奇儛,听云和之琴瑟,此生人之所急,非有求而为也。修道德,习仁义,敦孝悌,立忠贞,渐礼乐之腴润,蹈先王之盛则,此君子之所急,非有求而为也。然则君子居正体道,乐天知命。明其无可奈何,识其不由智力。逝而不召,来而不距,生而不喜,死而不戚。瑶台夏屋,不能悦其神;土室编蓬,未足忧其虑。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岂有史公、董相《不遇》之文乎?」篇,“云和”解释为山名。以产琴瑟著称。《周礼·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 原文 »

〔3〕出自《宋词三百首》词人-贺铸中的「望湘人」篇,“云和”解释为古时琴瑟等乐器的代称。语出《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和之琴瑟。” 原文 »

〔4〕出自《周礼》春官 宗伯-大司乐中的「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蔟为徵,姑洗为羽,雷鼓、雷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凡乐,函钟为宫,大蔟为角,姑洗为徵,南吕为羽,灵鼓、灵鼗,孙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凡乐,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大蔟为徵,应钟为羽,路鼓、路鼗,阴竹之管,龙门之琴瑟,《九德》之歌,《九韶》之舞,于宗庙之中奏之,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篇,“云和”解释为郑《注》说是山名。 原文 »

下一词汇:喁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