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兆民的解释

兆民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增广贤文》中的「一人有庆,兆民咸赖。 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眼又是白头翁。」篇,“兆民”解释为指广大民众。兆:万亿,极言其多。咸:都。赖:依靠。 原文 »

〔2〕出自《文选》京都中-张平子中的「“及至农祥晨正,土膏脉起。乘銮辂而驾苍龙,介驭间以剡耜。躬三推于天田,修帝籍之千亩。供禘郊之粢盛,必致思乎勤己。兆民劝于疆埸,感懋力以耘耔。」篇,“兆民”解释为万民。极言民数之多。《礼记·内则》“降德于众兆民”,郑注:“万亿曰兆。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疆埸:田界。此处泛指农田。 原文 »

〔3〕出自《尚书》周书-周官中的「“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篇,“兆民”解释为百姓。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辛毗杨阜高堂隆传中的「文帝践阼,迁侍中,赐爵关内侯。时议改正朔,毗以“魏氏遵舜、禹之统,应天顺民;至于汤、武,以战伐定天下,乃改正朔。孔子曰‘行夏之时’,《左氏传》曰‘夏数为得天正’,何必期于相反?”帝善而从之。帝欲徙冀州士家万户,实河南。时连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见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共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厕之谋议之官,安得不与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帝遂徙其半。尝从帝射雉,帝曰:“射雉乐哉!”毗曰:“于陛下甚乐,而于群下甚苦。”帝默然,后遂为之稀出。上军大将军曹真征朱然于江陵,毗行军师。还,封广平亭侯。帝欲大兴军征吴,毗谏曰:“吴、楚之民,险而难御;道隆后服;道洿先叛:自古患之,非徒今也。今陛下祚有海内,夫不宾者,其能久乎?昔尉佗称帝,子阳僭号;历年未几,或臣或诛。何则?违逆之道不久全,而大德无所不服也。方今天下新定,土广民稀。夫庙算而后出军,犹临事而惧;况今庙算有阙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今军不增于故,而复循之,此未易也。今日之计,莫若修范蠡之养民,法管仲之寄政,则充国之屯田,明仲尼之怀远。年之中,强壮未老,童龀胜战;兆民知义,将士思奋,然后用之,则役不再举矣。”帝曰:“如卿意,更当以虏遗子孙邪?”毗对曰:“昔周文王以纣遗武王,唯知时也。苟时未可,容得已乎!”帝竟伐吴,至江而还。」篇,“兆民”解释为众百姓。百万为兆。 原文 »

下一词汇:赵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