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昭昭的解释

昭昭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增广贤文》中的「人间私语,天闻若雷。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眼昭昭,报应甚速。」篇,“昭昭”解释为明亮,光明,明白,清楚。 原文 »

〔2〕出自《礼记》中庸中的「天地之道,可壹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大,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诗》云:“惟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篇,“昭昭”解释为明亮、光明。 原文 »

〔3〕出自《淮南子》第十卷 缪称训中的「心之精者,可以神化,而不可以导人;目之精者,可以消泽,而不可以昭誋。在混冥之中,不可谕于人。故舜不降席而天下治,桀不下陛而天下乱,盖情甚乎叫呼也。无诸己,求诸人,古今未之闻也。同言而民信,信在言前也;同令而民化,诚在令外也。圣人在上,民迁而化,情以先之也。动于上,不应于下者,情与令殊也。故《易》曰:“亢龙有悔。”三月婴儿,未知利害也,而慈母之爱谕焉者,情也。故言之用者,昭昭乎小哉!不言之用者,旷旷乎大哉!身君子之言,信也;中君子之意,忠也。忠信形于内,感动应于外,故禹执干戚,舞于两阶之间,而三苗服。鹰翔川,鱼鳖沈,飞鸟扬,必远害也。子之死父也,臣之死君也,世有行之者矣,非出死以要名也,恩心之藏于中,而不能违其难也。故人之甘甘,非正为跖也,而跖焉往。君子之惨怛,非正为伪形也,谕乎人心。非从外入,自中出者也。」篇,“昭昭”解释为极小的样子。 原文 »

〔4〕出自《文选》宫殿-何平叔中的「墉垣砀基,其光昭昭。周制白盛,今也惟缥。落带金 ,此焉二等,明珠翠羽,往往而在。钦先王之允塞,悦重华之无为。命共工使作缋,明五采之彰施。图象古昔,以当箴规。椒房之列,是准是仪。观虞姬之容止,知治国之佞臣。见姜后之解佩,寤前世之所遵。贤锺离之谠言,懿楚樊之退身。嘉班妾之辞辇,伟孟母之择邻。故将广智,必先多闻。多闻多杂,多杂眩真。不眩焉在,在乎择人。故将立德,必先近仁。欲此礼之不愆,是以尽乎行道之先民。朝观夕览,何与书绅。」篇,“昭昭”解释为光辉明亮。 原文 »

〔5〕出自《文选》行旅上-陶渊明中的「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篇,“昭昭”解释为明亮。 原文 »

〔6〕出自《文选》乐府上-乐府三首_古辞中的「昭昭素月明,晖光烛我床。」篇,“昭昭”解释为光明貌。素:白。 原文 »

〔7〕出自《文选》杂拟上-陆士衡中的「昭昭清汉晖,粲粲光天步。」篇,“昭昭”解释为明亮貌。清汉:指银河。晖:光辉。 原文 »

〔8〕出自《菜根谭》目录-概论中的「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篇,“昭昭”解释为指光明处。 原文 »

〔9〕出自《古文观止》韩愈中的「获麟解」篇,“昭昭”解释为明白。 原文 »

〔10〕出自《楚辞》九辩中的「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叶菸邑而无色兮,枝烦挐而交横;颜淫溢而将罢兮,柯仿佛而萎黄;萷橚椮之可哀兮,形销铄而瘀伤。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擥辔而下节兮,聊逍遥以相佯。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俇攘。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篇,“昭昭”解释为光明。 原文 »

下一词汇:卓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