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治中的解释

治中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三国志》董二袁刘传中的「绍自号车骑将军,主盟;与冀州牧韩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遣使奉章诣虞,虞不敢受。后馥军安平,为公孙瓒所败。瓒遂引兵入冀州,以讨卓为名,内欲袭馥。馥怀不自安。会卓西入关,绍还军延津。因馥惶遽,使陈留高幹、颍川荀谌等说馥曰:“公孙瓒乘胜来向南,而诸郡应之。袁车骑引军东向,此其意不可知。窃为将军危之!”馥曰:“为之奈何?”谌曰:“公孙提燕、代之卒,其锋不可当。袁氏时之杰,必不为将军下。夫冀州,天下之重资也。若两雄并力,兵交于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夫袁氏,将军之旧,且同盟也。当今为将军计,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氏。袁氏得冀州,则瓒不能与之争,必厚德将军。冀州入于亲交,是将军有让贤之名,而身安于泰山也。愿将军勿疑!”馥素恇怯,因然其计。馥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谏馥曰:“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乃欲以州与之?”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从事赵浮、程奂请以兵拒之,馥又不听。乃让绍。」篇,“治中”解释为官名。即治中从事史。是州牧或州刺史的下属,负责州政府官员的选举任用和府内其他事务。 原文 »

〔2〕出自《三国志》方伎传中的「当此之时,辂之邻里,外户不闭,无相偷窃者。清河太守华表,召辂为文学掾。安平赵孔曜荐辂于冀州刺史裴徽曰:“辂雅性宽大,与世无忌;仰观天文,则同妙甘公、石申;俯览《周易》,则齐思季主。今明使君方垂神幽薮,留精皋;辂宜蒙阴和之应,得及羽仪之时。”徽于是辟为文学从事,引与相见,大善友之。徙部钜鹿。迁治中、别驾。初应州召,与弟季儒共载,至东武城西。自卦吉凶,语儒云:“当在故城中见狸,尔者乃显。”前到河西故城角,正见狸共踞城侧。兄弟并喜。」篇,“治中”解释为官名。即治中从事。州刺史主要下属,主管人事。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庞统法正传中的「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谈,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篇,“治中”解释为官名。即治中从事史。州刺史的主要下属,主管人事。别驾:官名。即别驾从事史。州刺史的主要下属,负责处理各类公务,刺史出外则乘车充当前导。 原文 »

下一词汇: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