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山海经》第十六卷 大荒西经中的「有人焉,三面,是颛顼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谓大荒之野。」篇,“颛顼”解释为: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 原文 »
〔2〕出自《山海经》第十六卷 大荒西经中的「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篇,“颛顼”解释为: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 原文 »
〔3〕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中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勘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篇,“颛顼”解释为:传说为黄帝之孙,即帝高阳。玄:黑。颛顼又称玄帝,即北方之帝,“玄”为黑色,为北方之色,所以下句说“处玄宫”。 原文 »
〔4〕出自《山海经》第八卷 海外北经中的「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一曰爰有熊、罴、文虎、离朱、[丘鸟(左右)]久、视肉。」篇,“颛顼”解释为: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 原文 »
〔5〕出自《山海经》第十三卷 海内东经中的「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篇,“颛顼”解释为: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 原文 »
〔6〕出自《山海经》第十五卷 大荒南经中的「又有成山,甘水穷焉。有季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有卵民之国,其民皆生卵。」篇,“颛顼”解释为: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 原文 »
〔7〕出自《山海经》第十五卷 大荒南经中的「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有鼬姓之国。有苕山。又有宗山。又有姓山。又有壑山。又有陈州山。又有东州山。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渊,昆吾之师所浴也。」篇,“颛顼”解释为:颛顼国,国名。 原文 »
〔8〕出自《山海经》第十六卷 大荒西经中的「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篇,“颛顼”解释为: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老童:耆童,颛顼之子。 原文 »
〔9〕出自《山海经》第十六卷 大荒西经中的「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山,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印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篇,“颛顼”解释为: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老童:即耆童。 原文 »
〔10〕出自《山海经》第十七卷 大荒北经中的「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爰有久、文贝、离俞、鸾鸟、皇鸟、大物、小物。有青鸟、琅鸟、玄鸟、黄鸟、虎、豹、熊、罴、黄蛇、视肉、璇瑰、瑶碧,皆出卫于山。丘方员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篇,“颛顼”解释为: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 原文 »
〔11〕出自《山海经》第十七卷 大荒北经中的「有叔歜国,颛顼之子,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有黑虫如熊状,名曰猎猎。」篇,“颛顼”解释为: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 原文 »
〔12〕出自《山海经》第十七卷 大荒北经中的「西北海外,流沙之东,有国曰中?,颛顼之子,食黍。」篇,“颛顼”解释为: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 原文 »
〔13〕出自《山海经》第十八卷 海内经中的「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篇,“颛顼”解释为: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 原文 »
〔14〕出自《楚辞》九叹中的「远游」篇,“颛顼”解释为:颛顼(zhuān xū),传说中黄帝的后裔。敶:通“陈”,陈述,倾诉。 原文 »
〔15〕出自《楚辞》远游中的「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祝融戒而还横兮,腾告鸾鸟迎宓妃。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玄螭虫象并出进兮,形蟉虬而逶蛇。雌蜺便娟以增挠兮,鸾鸟轩翥而翔飞。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徘徊。舒并节以驰骛兮,逴绝垠乎寒门。轶迅风于清源兮,从颛顼乎增冰。历玄冥以邪径兮,乘间维以反顾。召黔赢而见之兮,为余先乎平路。经营四荒兮,周流六漠。上至列兮,降望大壑。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篇,“颛顼”解释为:颛顼(zhuān xū),北方的天帝,“五帝”之一,号高阳氏。增冰:层层积累的冰雪,乃北方严寒景象。 原文 »
〔16〕出自《太平广记》神中的「四海神」篇,“颛顼”解释为:颛顼(zhuān xū),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名乾荒;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中华人文始祖之一。 原文 »
〔17〕出自《国语》神中的「观射父论绝地天通」篇,“颛顼”解释为:颛顼(zhuān xū),黄帝的孙子,传说中古代部落首领。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