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布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书中-阮元瑜中的「若能内取子布,外击刘备,以效赤心,用复前好,则江表之任,长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观。上令圣朝无东顾之劳,下令百姓保安全之福。君享其荣,孤受其利,岂不快哉!若忽至诚,以处侥倖,婉彼二人,不忍加罪,所谓小人之仁,大仁之贼,大雅之人,不肯为此也。若怜子布,愿言俱存,亦能倾心去恨,顺君之情,更与从事,取其后善。但禽刘备,亦足为效。开设二者,审处一焉。」篇,“子布”解释为:张昭,字子布。为吴国重臣,先辅佐孙策,后又辅佐孙权。 原文 »
〔2〕出自《文选》赞-袁彦伯中的「子布佐策,致延誉之美。辍哭止哀,有翼戴之功,神情所涉,岂徒蹇愕而已哉!然而杜门不用,登坛受讥。夫一人之身,所照未异,而用舍之间,俄有不同,况沉迹沟壑,遇与不遇者乎!」篇,“子布”解释为:张昭,字子布,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东汉末渡江,任孙策长史、抚军中郎将。策临死,以弟权托昭。官至辅吴将军,封娄侯。佐策:辅佐孙策。《三国志·吴书·张昭传》:“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原文 »
〔3〕出自《文选》赞-袁彦伯中的「子布擅名,遭世方扰。抚翼桑梓,息肩江表。王略威夷,吴魏同宝。遂献宏谟,匡此霸道。桓王之薨,大业未纯。把臂托孤,惟贤与亲。辍哭止哀,临难忘身。成此南面,寔由老臣。」篇,“子布”解释为:张昭字。擅名:大有名望。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中的「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邀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短,不足以损其长也。周公不求备于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篇,“子布”解释为:张昭字子布。文表:秦松字文表。事见本书卷五十三《张纮传》。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