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大夫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七下-张景阳中的「“尔乃命支离,飞霜锷,红肌绮散,素肤雪落,娄子之豪,不能厕其细;秋蝉之翼,不足拟其薄。繁肴既阕,亦有寒羞:商山之果、汉皋之楱,析龙眼之房,剖椰子之壳,芳旨万选,承意代奏。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浮蚁星沸,飞华萍接,玄石尝其味,仪氏进其法,倾罍一朝,可以流湎千日;单醪投川,可使三军告捷。斯人、神之所歆羡,观听之所炜晔也,子岂能强起而御之乎?”公子曰:“耽口爽之馔,甘腊毒之味,服腐肠之药,御亡国之器,虽子大夫之所荣,故亦吾人之所畏,余病未能也。”」篇,“子大夫”解释为:对殉华大夫的敬称。 原文 »
〔2〕出自《文选》诏-汉武帝中的「朕闻昔在唐、虞,画象而民不犯,日月所烛,罔不率俾。周之成、康,刑措不用,德及鸟兽,教通四海。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星辰不孛,日月不蚀;山陵不崩,川谷不塞;鳞凤在郊薮,河洛出图书。呜呼!何施而臻此乎?今朕获奉宗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渊水,未知所济。猗欤伟欤!何行而可以彰先帝之洪业休德,上参尧舜,下配三王!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篇,“子大夫”解释为:《汉书》颜师古注:“子者,人之嘉称。大夫,举官称也。志在优贤,故谓之子大夫也。” 原文 »
〔3〕出自《文选》文-王元长中的「问秀才、高第、明经:」篇,“子大夫”解释为:大夫的美称。《汉书·董仲舒传》:武帝制:“子大夫其精心致思,朕垂听而问焉。”选名升学:选才之秀拔者,进入太学。 原文 »
〔4〕出自《文选》设论-东方曼倩中的「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壹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篇,“子大夫”解释为:指东方朔。修:学习。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