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自然的解释

自然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鸟兽上-张茂先中的「何造化之多端兮,播群形于万类。惟鹪鹩之微禽兮,亦摄生而受气。育翩翾之陋体,无玄黄以自贵。毛弗施于器用,肉弗登于俎味。鹰鹯过犹俄翼,尚何惧于罿罻。翳荟蒙笼,是焉游集。飞不飘飏,翔不翕习。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栖无所滞,游无所盘。匪陋荆棘,匪荣茝兰。动翼而逸,投足而安。委命顺理,与物无患。伊兹禽之无知,何处身之似智?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静守约而不矜,动因循以简易。任自然以为资,无诱慕于世伪。」篇,“自然”解释为天然,非人为的。《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资:凭借,依托。《周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原文 »

〔2〕出自《文选》笺-杨德祖中的「伏惟君侯,少长贵盛,体发、旦之资,有圣善之教,远近观者,徒谓能宣昭懿德,光赞大业而已;不复谓能兼览传记,留思文章。今乃含王超陈,度越数子矣!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非夫体通性达,受之自然,其孰能至于此乎?」篇,“自然”解释为指天禀、天赋、天才。 原文 »

〔3〕出自《文选》颂-王子渊中的「故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千载一会,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其得意如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化溢四表,横被无穷,遐夷贡献,万祥必臻。是以圣主不遍窥望,而视已明;不殚倾耳,而听已聪。恩从祥风翱,德与和气游。太平之责塞,优游之望得。遵游自然之势,恬淡无为之场,休征自至,寿考无疆,雍容垂拱,永永万年。何必偃仰诎信若彭祖,呴嘘呼吸如乔、松,眇然绝俗离世哉!《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盖信乎其以宁也!」篇,“自然”解释为指天地万物的规律。《老子》二十五章:“道法自然。”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中的「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汉太尉孟郁之族。灵帝末为讲部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义,光常譊譊讙咋。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许慈等并掌制度。后主践阼,为符节令。屯骑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延熙年秋,大赦。光于众中责大将军费祎曰:“夫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衰弊穷极,必不得已,然后乃可权而行之耳。今主上仁贤,百僚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又鹰隼始击,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时,下违人理。老夫耄朽,不达治体,窃谓斯法难以经久;岂具瞻之高美,所望于明德哉?”祎但顾谢踧踖而已。光之指摘痛痒,多如是类;故执政重臣,心不能悦。爵位不登;每直言无所回避,为(代)世所嫌。太常广汉镡承、光禄勋河东裴俊等,年资皆在光后;而登据上列,处光之右:盖以此也。后进文士秘书郎郤正,数从光咨访。光问正太子所习读,并其情性好尚,正答曰:“奉亲虔恭,夙夜匪懈,有古世子之风;接待群僚,举动出于仁恕。”光曰:“如君所道,皆家户所有耳。吾今所问,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正曰:“世子之道,在于承志竭欢,既不得妄有所施为;且智调藏于胸怀,权略应时而发。此之有无,焉可预设也?”光解正慎宜,不为放谈。乃曰:“吾好直言,无所回避,每弹射利病,为世人所讥嫌;(疑)省君意亦不甚好吾言,然语有次。今天下未定,智意为先;智意虽有自然,然(不)亦可力强致也。此储君读书,宁当效吾等竭力博识以待访问,如博士探策讲试以求爵位邪?当务其急者!”正深谓光言为然。后光坐事免官,年余卒。」篇,“自然”解释为天生。 原文 »

下一词汇: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