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子野的解释

子野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京都中-张平子中的「“今公子苟好剿民以偷乐,忘民怨之为仇也。好殚物以穷宠,忽下叛而生忧也。夫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坚冰作于履霜,寻木起于蘖栽。昧旦丕显,后世犹怠。况初制于甚泰,服者焉能改裁?故相如壮上林之观,扬雄骋羽猎之辞,虽系以‘ 墙填堑’,乱以‘收罝解罘’,卒无补于风规,衹以昭其愆尤。臣济奓以陵君,忘经国之长基。故函谷击柝于东,西朝颠覆而莫持。凡人心是所学,体安所习。鲍肆不知其臭,翫其所以先入。《咸池》不齐度于蛙咬,而众听或疑。能不惑者,其唯子野乎?”」篇,“子野”解释为即师旷。春秋晋乐师。字子野,生而目盲,善辨声乐。薛综注:“以喻安处先生也。言西京奢泰肆情,不依礼度。东京俭约,依礼行事,众人观之,谓是其一。唯安处先生得知其旨也。” 原文 »

〔2〕出自《文选》音乐下-马季长中的「夫固危殆险 之所迫也,众哀集悲之所积也!故其应清风也,纤末奋梢,铮 嗃。若 瑟促柱,号钟高调。于是放臣、逐子、弃妻、离友、彭胥、伯奇、哀姜、孝己,攒乎下风,收精注耳。雷叹颓息,掐膺擗摽。泣血泫流,交横而下。通旦忘寐,不能自御。于是乃使鲁般、宋翟,构云梯,抗浮柱,蹉纤根,跋篾缕,膺峭阤,腹陉阻,逮乎其上,匍匐伐取。挑截本末,规摹矱矩,夔、襄比律,子野协吕。十二毕具,黄钟为主。挢揉斤械, 掞度拟。 硐 坠,程表朱里。定名曰笛,以观贤士。」篇,“子野”解释为春秋晋乐师。名旷,生而目盲,善辨音乐。校正音乐律吕,使之和谐。古代乐律,有阳律、阴律各六。阳律六曰律: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曰吕: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合为十二律。 原文 »

〔3〕出自《春秋》音乐下-马季长中的「襄公三十一年」篇,“子野”解释为鲁襄公的儿子。 原文 »

下一词汇: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