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词汇 > 孜孜的解释

孜孜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宫殿-何平叔中的「规矩既应乎天地,举措又顺乎四时。是以六合元亨,九有雍熙。家怀克让之风,人咏《康哉》之诗。莫不优游以自得,故淡泊而无所思。历列辟而论功,无今日之至治。彼吴蜀之湮灭,固可翘足而待之。然而圣上犹孜孜靡忒,求天下之所以自悟。招忠正之士,开公直之路。想周公之昔戒,慕咎繇之典谟。除无用之官,省生事之故。绝流遁之繁礼,反民情于太素。故能翔岐阳之鸣凤,纳虞氏之白环。苍龙觌于陂塘,龟书出于河源,醴泉涌于池圃,灵芝生于丘园。总神灵之贶祐,集华夏之至欢。方四三皇而六五帝,曾何周、夏之足言。」篇,“孜孜”解释为孜孜(zī),努力不怠。《尚书·益稷》:“惟日孜孜,无敢逸豫。”靡忒(tè):没有差错。忒,差错。《周易·豫》:“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 原文 »

〔2〕出自《文选》行状-任彦昇中的「其卉木之奇,泉石之美,公所制《山居四时序》,言之已详。文皇帝养德东朝,同符作者,爰造九言,实该百行。导衿缡于未萌,申炯戒于兹日。非直旦暮千载,故乃万世一时也。命公注解,卫将军王俭缀而序之。山宇初构,超然独往。顾而言曰:“死者可归,谁与入室?”尚想前良,俾若神对。乃命画工图之轩牖,既而缅属贤英,傍思才淑。匹妇之操,亦有取焉。有客游梁朝者,从容而进曰:“未见好德,愚窃惑焉。”即命刊削,投杖不暇。公以为出言自口,骥 不追。听受一谬,差以千里。所造箴铭,积成卷轴。门阶户席,寓物垂训。先是震于外寝,匠者以为不祥,将加治葺。公曰:“此天谴也,无所改修,以记吾过,且令戒惧不怠。”从谏如顺流,虚己若不足。至于言穷药石,若味滋旨。信必由中,貌无外悦。贵而好礼,怡寄典坟。虽牵以物役,孜孜无怠。乃撰《四部要略》《净住子》,并勒成一家,悬诸日月。弘洙泗之风,阐迦维之化。大渐弥留,话言盈耳。黜殡之请,至诚恳恻。岂古人所谓立言于世,没而不朽者欤!易名之典,请遵前烈。谨状。」篇,“孜孜”解释为勤勉不怠貌。 原文 »

〔3〕出自《三国志》荀彧荀攸贾诩传中的「是时,文帝为官将,而临菑侯植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文帝从之,深自砥砺。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默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邑百,并前百户。又分邑百,封小子访,为列侯;以长子穆,为驸马都尉。帝问诩曰:“吾欲伐不从命,以天下:吴、蜀何先?”对曰:“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议见兵势;据险守要,泛舟江湖:皆难猝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文帝不纳。后兴江陵之役,士卒多死。诩年,薨。谥曰肃侯。子穆嗣。历位郡守。穆薨,子模嗣。」篇,“孜孜”解释为勤勉的样子。 原文 »

〔4〕出自《长生殿》荀彧荀攸贾诩传中的「第四十八章 寄情」篇,“孜孜”解释为本指勤勉不怠。剧中犹一些。笔者体味似有孤单之意,犹“孑孑”。 原文 »

〔5〕出自《尚书》虞书-益稷中的「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皐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皐陶曰:“俞,师汝昌言。”」篇,“孜孜”解释为勤勉不懈怠。 原文 »

下一词汇:子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