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庙的解释与出处
〔1〕出自《文选》论二-曹元首中的「赖光武皇帝挺不世之姿,禽王莽于已成,绍汉祀于既绝,斯岂非宗子之力耶?而曾不鉴秦之失策,袭周之旧制,踵亡国之法,而侥幸无疆之期。至于桓、灵,奄竖执衡,朝无死难之臣,外无同忧之国。君孤立于上,臣弄权于下,本末不能相御,身手不能相使。由是天下鼎沸,奸凶并争,宗庙焚为灰烬,宫室变为蓁薮。居九州之地,而身无所安处,悲夫!」篇,“宗庙”解释为:天子诸侯祭祀祖先的处所。 原文 »
〔2〕出自《文选》论三-陆士衡中的「或曰:“吴、蜀唇齿之国,蜀灭则吴亡,理则然矣。”夫蜀,盖藩援之与国,而非吴人之存亡也。何则?其郊境之接,重山积险,陆无长毂之径;川厄流迅,水有惊波之艰。虽有锐师百万,启行不过千夫;舳舻千里,前驱不过百舰。故刘氏之伐,陆公喻之长蛇,其势然也。昔蜀之初亡,朝臣异谋,或欲积石以险其流,或欲机械以御其变。天子总群议而咨之大司马陆公,公以四渎天地之所以节宣其气,固无可遏之理,而机械则彼我之所共。彼若弃长技以就所屈,即荆、杨而争舟楫之用,是天赞我也,将谨守峡口以待禽耳。逮步阐之乱,凭宝城以延强寇,重资币以诱群蛮。于时大邦之众,云翔电发,悬旌江介,筑垒遵渚,襟带要害,以止吴人之西,而巴、汉舟师,沿江东下。陆公以偏师三万,北据东坑,深沟高垒,按甲养威。反虏踠迹待戮,而不敢北窥生路,强寇败绩宵遁,丧师太半;分命锐师五千,西御水军,东西同捷,献俘万计。信哉,贤人之谋,岂欺我哉!自是烽燧罕警,封域寡虞。陆公殁而潜谋兆,吴衅深而六师骇。夫太康之役,众未盛乎曩日之师,广州之乱,祸有愈乎向时之难,而邦家颠覆,宗宙为墟。呜呼!“人之云亡,邦国殄瘁”,不其然与!」篇,“宗庙”解释为:帝王祭祀祖先的场所。代指国家。 原文 »
〔3〕出自《国语》论三-陆士衡中的「内史兴论晋文公必霸」篇,“宗庙”解释为:国君祭祀祖先的地方。韦昭注云“舍于宗庙,尊王命也”。 原文 »
〔4〕出自《三国志》武帝纪中的「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袁术所置陈相袁嗣,降。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卫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拒险,洪不得进。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夏月,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秋月,杨奉、韩暹以天子还洛阳。奉别屯梁。太祖遂至洛阳,卫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月,车驾出"辕而东。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篇,“宗庙”解释为:天子祭祀祖宗的庙堂。社:祭祀土神的祭坛。稷:祭祀谷神的祭坛。古代认为,土地和粮食是立国的两项最基本条件,所以帝王要在都城修建社稷进行祭祀。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县之后,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此对割据群雄取得政治优势。 原文 »
〔5〕出自《西京杂记》卷一中的「八月饮酎」篇,“宗庙”解释为: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许慎《说文解字》“宀部”曰:“宗,尊祖庙也。”“广部”曰:“庙,尊先祖貌也。”段玉裁注曰:“凡尊者谓之宗,尊之则曰宗之。”“尊其先祖而以是仪貌之,故曰宗庙。诸书皆曰:庙,貌也。《祭法》注云:庙之言貌也。宗庙者,先祖之尊貌也。古者庙以祀先祖,凡神不为庙也。为神立庙者,始三代以后。”《礼记·曲礼下》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礼记·中庸》曰:“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国语·鲁语上·夏父弗忌改昭穆之常》曰:“夫宗庙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长幼,而等胄之亲疏也。”《三辅黄图》卷五曰:“汉立四庙,祖宗庙异处,不序昭穆。”汉蔡邕《独断》卷下曰:“宗庙之制,古学以为人君之居,前有朝,后有寝,终则前制庙以象朝,后制寝以象寝,庙以藏主,列昭穆。寝有衣冠几杖,象生之具,总谓之宫。《月令》曰:先荐寝庙。”张光直《艺术、神话与祭祀》说:“祖庙也有三个等级,即宗庙、祖庙、祢庙。每个组织都会首先建立一个与其等级相一致的祖庙作为维持其亲缘秩序的中心。”饮酎(zhòu):汉代一种祭祀,即在春酒酿成时,皇帝用以献于宗庙。亦指古时天子品尝新酒。也称“尝酎”或“酎”。《礼记·月令》曰:“(孟夏之月)天子饮酎,用礼乐。”郑玄注曰:“春酒至此始成,与群臣以礼乐饮之于朝,正尊卑也。”酎,经过数次酿制而成的醇酒,酒味浓厚。《汉书·景帝纪》曰:“高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颜师古注曰:“张晏曰:‘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酎之言纯也。至武帝时,因八月尝酎会诸侯庙中,出金助祭,所谓酎金也。’师古曰:‘酎,三重酿,醇酒也,味厚,故以荐宗庙。’”卫宏《汉旧仪》补遗卷下曰:“皇帝唯八月饮酎,车驾夕牲,牛以绛衣之。” 原文 »
〔6〕出自《孝经》卷一中的「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蓋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篇,“宗庙”解释为:古代祭祀先人的场所。 原文 »
〔7〕出自《孟子》离娄章句-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中的「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篇,“宗庙”解释为:卿大夫有采(cài)邑然后有宗庙,所以这宗庙实指采邑而言。 原文 »
〔8〕出自《女孝经》离娄章句-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中的「居尊能约(俭约也),守位无私,审其勤劳,明其视听。诗书之府可以习之,礼乐之道可以行之。故无贤而名昌,是谓积殃;德小而位大,是谓婴害。岂不诫欤!静专动直,不失其仪,然后能和其子孙,保其宗庙,蓋夫人之孝也。《易》曰:“闲邪存其诚,德博而化。”」篇,“宗庙”解释为: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