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观止》 » 陶渊明 >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原文解释

原文(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note-name:短褐(hè)1短褐(hè):粗布短衣。结:打结。,箪瓢屡空note-name:箪(dān)2箪(dā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晏如note-name:晏如3晏如:安然自得。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翻译(一)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666aa;,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他所住的房屋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性格恬淡宁静,沉默少言,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只求理解其中精华,并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guoxue666-com;兴得忘记了吃饭。他生性嗜酒,但因为家里穷,不能经常得到。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就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所期望是一醉方休,等到喝醉了就告辞回家,从不拘泥于去留。他简陋的居室里只有空空荡荡的四面墙壁,不能遮蔽风雨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锅瓢碗盏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他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文章中很能表达出自己的志趣。他忘记了世俗的得失,愿意就这样直到老死。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赞曰:黔娄note-name:黔娄4黔娄:春秋 时鲁国#guoxue666-com;士,他不求仕进,屡次拒绝诸侯邀请。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note-name:汲汲5汲汲:急于得到、急切的样子。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note-name:俦(chóu)6俦(chóu):类。?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note-name:无怀氏、葛天氏7无怀氏、葛天氏:传说中古代的氏族首领。

翻译(二)

赞语说:黔娄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为富贵而奔波劳碌。他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样的一类#-666aa;吧?一边喝酒一边赋诗,以娱悦自己的心志,他是无怀氏时候的#-666aa;呢,还是葛天氏时候的#-666aa;

原文翻译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666aa;,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他所住的房屋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性格恬淡宁静,沉默少言,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只求理解其中精华,并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guoxue666-com;兴得忘记了吃饭。他生性嗜酒,但因为家里穷,不能经常得到。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就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所期望是一醉方休,等到喝醉了就告辞回家,从不拘泥于去留。他简陋的居室里只有空空荡荡的四面墙壁,不能遮蔽风雨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锅瓢碗盏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他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文章中很能表达出自己的志趣。他忘记了世俗的得失,愿意就这样直到老死。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赞语说:黔娄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为富贵而奔波劳碌。他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样的一类#-666aa;吧?一边喝酒一边赋诗,以娱悦自己的心志,他是无怀氏时候的#-666aa;呢,还是葛天氏时候的#-666aa;

【原文注释】

〔1〕短褐(hè):粗布短衣。结:打结。

〔2〕箪(dā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3〕晏如:安然自得。»

〔4〕黔娄:春秋 时鲁国#guoxue666-com;士,他不求仕进,屡次拒绝诸侯邀请。

〔5〕汲汲:急于得到、急切的样子。»

〔6〕俦(chóu):类。

〔7〕无怀氏、葛天氏:传说中古代的氏族首领。

扩展阅读

【题解】

这篇文章是陶渊明写的一篇具有自传性质的散文。他以史传的笔法,通过对居住环境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勾画出一个不慕荣华、不贪#-666ii;利、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文章,语言流畅自然,不加修饰,笔法清淡闲远,意境清新,有陶诗自然优美的特质。

【解读】

#-666aa;作传却隐去传主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而着重表现他的性格志趣与精#-666nn;气质,使文章主旨更加突出。文章语言朴素洗练,看似平淡,实则蕴涵深刻。作者在文中多处言“不”,体现出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然和安贫乐道的境界,以及对其#-666aa;格的坚持。

本文赞语,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话来赞扬五柳先生,两句话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下面“衔觞赋诗”几句,用记述与抒情再补一笔,#-666aa;物的精#-666nn;面貌更加突出,像是在画面上真的活动起来。

下一篇:北山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