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观止》 » 归有光 > 沧浪亭记

沧浪亭记原文解释

原文(一)

浮图note-name:浮图1浮图:和尚。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note-name:苏子美2苏子美:即苏舜卿,字子美,北宋文学家。曾修沧浪亭,并作《沧浪亭记》。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翻译(一)

#-666aa;文瑛住在大云庵,四面环水,就是苏子美筑沧浪亭的地方。他多次求我写一篇《沧浪亭记》,说:“从前苏子美写的《沧浪亭记》,记述的是沧浪亭的优美风景,请你记下我修建这个亭子的原由吧。”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余曰:“昔吴越note-name:吴越3吴越:五代十国时十国之一。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note-name:吴中4吴中:旧时对吴郡或苏州府的别称。,治园于子城note-name:子城5子城:即内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淮南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note-name:太伯、虞仲6太伯、虞仲:相传是吴国的开创者。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note-name:子胥、种、蠡7子胥、种、蠡:指伍子胥、文种和范蠡,伍子胥为吴王阖闾、夫差的大臣,后二#-666aa;皆为越王勾践的大臣。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note-name:钱镠(liú)8钱镠(liú):吴越国的建立者。攘(rǎnɡ):窃取。,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note-name:澌(sī)然9澌(sī)然:冰块溶解的样子。,则有在矣。”

翻译(二)

我说:“从前吴越国存在的时候,广陵王镇守苏州,在内城的西南修了一座园子,他的外戚孙承佑在那旁边也修了座园子。到后来吴越将土地纳入了宋朝的版图,这座园林仍旧没有废弃。当初苏子美曾在这里筑起了沧浪亭,后来又有僧#-666aa;住在这里,这沧浪亭就变成了大云庵。从有大云庵到现在已经两百年了,文瑛寻访古代的遗迹,在荒芜残破的废墟上,重新建起了苏子美的沧浪亭记,这大云庵则又变成了沧浪亭。古今不断变迁,朝廷、都市常常更改。我曾经登上姑苏山的姑苏台,眺望烟波浩淼的五湖,树木苍翠的群山。那太伯、虞仲所建立的国家,阖闾、夫差所争夺的霸权,子胥、文种、范蠡所经营的盛世,如今都已经变成过眼烟云了,这大云庵和沧浪亭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是这样,钱镠趁着乱世窃取了王位,占有吴、越之地,国富兵强,延续了四代,他的子孙和姻戚,趁着这机会开始了奢侈糜烂、巧取豪夺的生活,宫馆园林的修建,在当时可谓是盛行到了极点。然而只有苏子美的沧浪亭,才被佛教徒钦佩敬重到这个地步。可见士#-666aa;要传留美名于千年之后,不像冰块那样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那得是另有德行存在啊。”

原文(三)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翻译(三)

文瑛喜欢读书作诗,跟我们交游,我们叫他沧浪僧。

原文翻译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666aa;文瑛住在大云庵,四面环水,就是苏子美筑沧浪亭的地方。他多次求我写一篇《沧浪亭记》,说:“从前苏子美写的《沧浪亭记》,记述的是沧浪亭的优美风景,请你记下我修建这个亭子的原由吧。”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淮南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我说:“从前吴越国存在的时候,广陵王镇守苏州,在内城的西南修了一座园子,他的外戚孙承佑在那旁边也修了座园子。到后来吴越将土地纳入了宋朝的版图,这座园林仍旧没有废弃。当初苏子美曾在这里筑起了沧浪亭,后来又有僧#-666aa;住在这里,这沧浪亭就变成了大云庵。从有大云庵到现在已经两百年了,文瑛寻访古代的遗迹,在荒芜残破的废墟上,重新建起了苏子美的沧浪亭记,这大云庵则又变成了沧浪亭。古今不断变迁,朝廷、都市常常更改。我曾经登上姑苏山的姑苏台,眺望烟波浩淼的五湖,树木苍翠的群山。那太伯、虞仲所建立的国家,阖闾、夫差所争夺的霸权,子胥、文种、范蠡所经营的盛世,如今都已经变成过眼烟云了,这大云庵和沧浪亭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是这样,钱镠趁着乱世窃取了王位,占有吴、越之地,国富兵强,延续了四代,他的子孙和姻戚,趁着这机会开始了奢侈糜烂、巧取豪夺的生活,宫馆园林的修建,在当时可谓是盛行到了极点。然而只有苏子美的沧浪亭,才被佛教徒钦佩敬重到这个地步。可见士#-666aa;要传留美名于千年之后,不像冰块那样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那得是另有德行存在啊。”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文瑛喜欢读书作诗,跟我们交游,我们叫他沧浪僧。

【原文注释】

〔1〕浮图:和尚。»

〔2〕苏子美:即苏舜卿,字子美,北宋文学家。曾修沧浪亭,并作《沧浪亭记》。

〔3〕吴越:五代十国时十国之一。

〔4〕吴中:旧时对吴郡或苏州府的别称。»

〔5〕子城:即内城。

〔6〕太伯、虞仲:相传是吴国的开创者。

〔7〕子胥、种、蠡:指伍子胥、文种和范蠡,伍子胥为吴王阖闾、夫差的大臣,后二#-666aa;皆为越王勾践的大臣。

〔8〕钱镠(liú):吴越国的建立者。攘(rǎnɡ):窃取。

〔9〕澌(sī)然:冰块溶解的样子。

扩展阅读

【题解】

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市,建造者是北宋诗#-666aa;苏舜钦。沧浪亭落成后,苏舜钦曾写有一篇《沧浪亭记》,文中写了沧浪亭的构造和景色。归有光的这篇文章若是仿照苏文,那便是拾#-666aa;牙慧,难以#-666ll;具一格,所以,他只写沧浪亭的历史演变,即由园变成亭,由亭变成庵,再由庵变成亭。归有光通过写这一变迁,抒发了对盛衰无常的感慨,同时,他也指出,只有道德文章才能历经万世而不朽。

【解读】

本篇起笔由大云庵说到沧浪亭,引#-666aa;关注。中间一段为点缀之笔,抒发自己对事物兴衰的感慨。文末话锋一转,言说#-666aa;所以名垂不朽在于立身立德,不在于是否有遗迹留存,开#-666aa;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