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后汉书》 » 卷十上 皇后纪 > 皇后纪上 白话文翻译 > 第2节

皇后纪上 白话文翻译 第2节

章帝建初三年,章帝重新封郭骏为观都侯,由于没有子嗣,去世后,封国被废。郭氏受封为列侯者三人,最后都失去了封国。

评论如下:物有兴衰,情有起伏,固然有其道理。然而兴衰之际,来去如此迅疾,一定是因为受到宠幸,或受到蛊惑吗?最初在床笫间,与君王享受鱼水之欢,即使嫔妃有险恶之心,或品行恶劣,君王依然不会认为是不德。及至君王移情别恋,另有所爱,即使是妍姿惠心,越向君王献媚,越显得丑陋无比。情深爱切,立足天下,不足以容其高;宠失欢坠,亡命天涯,不足以逃其命。联想世上的志士仁人,在世间沉浮、抑扬,都无法逃脱这个规律。郭后以失宠遭贬黜,因怨怼招致罪过,然而,光武帝仍然不忘旧恩,只是将其贬为诸侯王太后,同时为郭氏家族加官进爵,恩宠有加。及至东海国相郭竟后嗣继位,对待郭氏家族,依然去就有礼,让后世人不会看到皇恩变得菲薄,进退有所差池,其事迹不也光耀千秋吗!

光烈阴皇后,名讳丽华,南阳郡新野县人。最初,刘秀来到新野县,看到阴丽华长得十分美丽,顿生爱意。后来刘秀来到长安,看到执金吾出行的车骑,仪仗隆重,刘秀叹息道:“做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更始元年六月,刘秀在宛县当成里娶阴丽华为妻,当年,阴丽华十九岁。及至刘秀做了司隶校尉,西进攻打洛阳,令阴丽华暂时回到娘家新野县。邓奉起兵,阴丽华的哥哥阴识担任将军,阴丽华跟随家属迁至淯阳县,住在邓奉家里。

光武帝即位,令侍中傅俊迎阴后与湖阳公主、宁平公主及其他宫人,一起来到洛阳,此后,光武帝立阴丽华为贵人。光武帝认为,阴后性情文雅,为人善良、宽厚,欲立阴氏为皇后,阴氏坚决辞让,说郭氏已经有了儿子,不肯居此尊位,此后,光武帝立了郭氏为皇后。

建武四年,阴后跟随光武帝征伐彭宠,在元氏县生下明帝刘庄。

建武九年,有盗贼劫杀阴后的母亲邓氏及弟弟阴䜣,光武帝知道后,非常哀伤,诏令大司空:“我在微贱时娶了阴氏,因为要率领军队,南征北战,只好与阴氏暂时分离。幸而阴氏家族得以保全,脱离战争苦难。贵人素来有母仪之德,我欲立为皇后,然而阴氏坚决辞让,说不敢当,只好列于媵妾之列。朕赞赏阴氏有让义之美,许诺要封阴氏的弟弟,还未来得及封赏爵位、封土,竟然罹遭惨祸,母子一同遇害,令人哀痛。《小雅·谷风》讲:‘将恐将惧,惟予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这是在告诫后人,能不谨慎吗?追谥贵人的父亲阴陆为宣恩哀侯,弟弟阴䜣为宣义恭侯,让弟弟阴就继承哀侯的爵位。现在,灵柩仍然在灵堂上,派太中大夫前去,当场拜阴就为宣恩哀侯,授予印绶,按照列侯礼仪,安葬宣恩哀侯。魂魄如果有灵,享此殊荣!”

建武十七年,光武帝废黜皇后郭氏,立阴贵人为皇后。制诏书予朝中三公:“皇后心怀怨怼,多次违背教令,不能抚恤、教育其他皇子,为后宫嫔妃做出表率。在宫闱之内,其他嫔妃看到皇后,犹如看到鹰隼。皇后没有《关雎》赞扬的妇德,却有吕氏、霍氏之风,岂可担当托幼孤之重,恭敬奉祀宗庙。今派遣大司徒戴涉、宗正刘吉持符节,收缴皇后玺印、绶带。阴贵人出身于良家,在朕尚处于微贱时,嫁予朕。《诗经·豳风》讲:‘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可以奉祀宗庙,为天下主母。典礼官员仔细考察前汉的典章制度,为阴贵人上尊号。这是皇家异常之事,不是国家喜庆之事,不要为此上寿庆贺。”阴后在位期间,躬行节俭,不喜欢游玩,不喜欢嬉笑。秉性仁孝,对弱者多有哀怜、慈悲之心。阴后七岁丧父,虽然已过去数十年,每当谈起丧父之痛,仍然流泪不止。光武帝看到后,也常叹息不已。

明帝即位,尊阴后为皇太后。永平三年冬天,明帝跟随太后巡幸章陵,在旧宅设置酒宴,与阴氏、邓氏故人及诸家子孙会面,同时给予赏赐。永平七年,阴太后驾崩,在位二十四年,享年六十岁,与光武帝在原陵合葬。

明帝秉性仁孝,母亲驾崩后常追思不已。永平十七年正月,应该到原陵谒陵,明帝夜里梦见先帝、太后像在世时一样谈笑。醒来后,悲不能眠,遂起床察看日历,明天是一个大吉日,天亮后率领朝中百官及故旧,前往原陵谒陵。这一天,有甘露在原陵的树梢上降临,明帝诏令百官采取甘露,保存起来。谒陵完毕,明帝来到陵寝祭庙,从席上辗转,既而伏在母亲生前躺卧的御床,注视着太后生前用过的镜奁及其他器物,悲从中来,悲泣不已,诏令换上新的脂粉及化妆用的器具。左右侍从陪着明帝,也哀泣不已,不能仰视。

明德马皇后,名讳不详,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马皇后年少时失去亲生父母。哥哥马客卿很聪明,不幸早夭,母亲蔺夫人哀伤过度,神志恍惚。当时,马皇后年仅十岁,主持家中一应事物,整饬家政,家僮奴仆,内外诸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做事情就好像成年人。起初,马氏亲友不了解内情,当知道后,莫不惊讶。马皇后曾经患病,久治不愈,太夫人令人为女儿卜筮,卜筮者讲:“你这个女儿虽然有病,日后一定会大富大贵,吉兆贵不可言。”而后又叫相面者为女儿相面,当相面者看到马皇后,大惊失色道:“我一定会向此女称臣。然而此女虽然尊贵,却不能生儿子,如果抚养别人生的儿子,尽心竭力,得到的回报会超过亲生儿子。”

最初,马援率军征伐五溪蛮夷,在军中去世,虎贲中郎将梁松、黄门侍郎窦固等借此机会谮毁马援,从此,马氏失势,还多次被权贵欺侮。马皇后的堂哥马严愤恨不已,禀告太夫人,与窦氏断绝婚姻,请求把马援的女儿送入掖庭。马严上书:“臣的叔父马援身负皇恩,无从报答,妻子儿女蒙受皇恩,得以保全,仰恩陛下,为天为父。人之常情,既然得以不死,便欲求福。臣听说,太子、诸侯王的嫔妃还未齐备,马援有三个女儿,大者十五岁,次者十四岁,最小者十三岁,仪态端庄,相貌可为中上,皆有孝顺之心,性情娴淑婉静,待人有礼。恳请皇上派遣相工,看她们是否可以选入掖庭。如果有万分之一的希望,马援在黄泉之下也可以安心。还有,马援的姑家姊妹,曾经做过成帝的婕妤,葬在延陵。臣马严幸得以蒙受皇恩,重获新生,恳求朝廷,因为马援祖上先姑的原因,让马援的女儿充入后宫。”于是,马援的小女儿被选入太子宫,当时,年仅十三岁。在宫中,马氏侍奉阴后,与其他嫔妃同列,马氏礼数周到,后宫上下和睦相处,马氏愈发受到太子宠爱,常在太子宫侍寝太子。

明帝即位,封马氏为贵人。当时,马氏前母姐姐的女儿贾氏也被选入后宫,生下孝章帝。明帝看到马氏没有孩子,诏令马氏代为抚养。对马贵人讲:“妇人不一定要有亲生儿子,但只怕不能尽心抚养、教育。”此后,马贵人尽心抚养、教育章帝,其劳累甚至超过亲生儿子。章帝也是天性孝顺,为人敦厚仁爱,母子慈爱,始终没有嫌隙隔阂。马贵人常说,皇帝后嗣不广,常为此叹息,向明帝推荐后宫的嫔妃侍寝,唯恐不及。后宫有侍寝明帝者,每次都会加以抚慰,如果有人多次侍寝明帝,马贵人还会给予优厚赏赐。永平三年春天,有关官员奏请明帝册立皇后居长秋宫,明帝未置可否。阴太后讲:“马贵人德冠后宫,就是她了。”明帝立马氏为皇后。

在此之前有数日,马贵人梦到有很多小飞虫飞临身上,又钻入皮肤,复而飞出。及至做了皇后,位居宫闱正位,愈发谦恭谨慎,处事严谨。马皇后身高七尺二寸,方口,秀发。能诵读《易经》,喜欢读《春秋》《楚辞》,特别熟悉《周官》《董仲舒书》。常穿着大练衣,裙子不加绣边。在朔望日,后宫嫔妃及公主要向皇后朝请,看见马皇后的袍衣如此粗疏简陋,初以为是绫罗绸缎制成,走近一看,不禁失笑。马皇后解释道:“这种缯帛特别容易染色,穿着这样的衣服方便。”六宫美人,无不为之叹息。明帝曾经巡幸苑囿、离宫,马皇后告诫明帝,外边风邪露重,言辞恳切,明帝也多次采纳。明帝曾经巡幸濯龙观,召来诸位有才学的士人,下邳王以下官员陪侍明帝,奏请明帝带上皇后。明帝笑着说:“我家皇后不喜欢游乐,带上她,大家反而玩得不尽兴。”像这样的游乐之事,马皇后很少参与。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